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国强 1 ; 黄森 1 ; 邢承玉 2 ; 武计萍 1 ; 仇松英 1 ; 逯腊虎 1 ; 孟兆萍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太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小麦;化学杂交剂;雄性不育;品种基因型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07 年 03 期
页码: 18-2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10个小麦品种和化学杂交剂SQ-1为处理,研究了SQ-1的杀雄效果及不同基因型小麦对SQ-1的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主茎旗叶抽出倒2叶一半,幼穗长为2.5-4.0 cm,穗分化期为药隔期喷施4.0 kg/hm2的SQ-1,诱导雄性不育率达到了99.93%以上。经方差分析,材料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杂交剂SQ-1与参试小麦不同基因型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 相关文献
[1]化学杂交剂S0-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武计萍,胡金锁,李国强,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2]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李国强,胡金锁,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3]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武计萍,胡金锁,李国强,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6
[4]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及F_1代杂种优势表现. 李国强,逯腊虎,武计萍,仇松英,张婷. 2011
[5]SC2053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技术研究初报. 张明义,许钢垣,曹亚萍,宁焕庚,乔合心. 1997
[6]提高谷子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古世禄,马建萍,郭志利,独俊娥,刘子坚. 1999
[7]CHA杂种小麦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姚景珍,张建诚,王秋叶. 2006
[8]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蒋伟明,侯仕熙,周林,董晓飞,任志仙. 1993
[9]春萝卜雄性不育系4-05A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田如霞,武玲萱,崔贵梅. 2010
[10]玉米雄性不育系晋玉1A的选育及其特性. 张欢欢,崔贵梅,王长彪,王晓清,郝曜山,杜建中,王亦学,孙毅. 2020
[11]光敏雄性不育谷子“683”的育性及其性状观察. 王玉文,王殿瀛,李会霞,王高鸿,田岗,史琴香. 1998
[12]化学杂交剂津奥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武计萍,许钢垣,仇松英,逯腊虎,孟兆萍. 2004
[13]燕麦雄性不育新种质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刘龙龙,张丽君,范银燕,周建萍,崔林. 2013
[14]雄性不育在蔬菜杂交育种上的应用. 闫世江,张继宁,刘洁. 2011
[15]R-ms“临高油1号”转育及超油化生产研究. 王向东,高根来,宁慧云,甄胜虎,张风琴. 2006
[16]高粱A_3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程庆军,张福耀,田承华,高海燕,高鹏. 2011
[17]高油玉米三种遗传效应综合利用模式研究. 高根来,王向东. 2002
[18]春萝卜雄性不育系4-02A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武玲萱,侯志钢,郭素英,李玉琼. 1998
[19]高异交结实谷子雄性不育系晋汾1A的选育研究. 杨成元,陈瑛,史关燕,侯国亮,史更生,史宏. 2007
[20]基因工程雄性不育棉花后代育性分离规律研究初报. 朱永红,潘转霞,赵俊侠,刘巷禄.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55K SNP芯片的山西冬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雷梦林;刘霞;王艳珍;崔国庆;穆志新;刘龙龙;李欣;逯腊虎;李晓丽;张晓军
关键词:小麦;地方品种;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55K SNP
-
温度和湿度对紫甘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作者:郭亮虎;王镇;李楠;逯腊虎;高炜;郭雅娴;武宗信
关键词:贮藏温度;贮藏湿度;紫甘薯;贮藏品质
-
糯小麦品质特性及其开发利用探析
作者:张凤琴;王向东;逯腊虎
关键词:糯小麦;品质特性;开发利用
-
黄淮麦区4省小麦种质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作者:张婷;逯腊虎;杨斌;袁凯;张伟;史晓芳
关键词:黄淮麦区;小麦;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
基于药效对比试验的小麦吸浆虫防治
作者:高炜;宋立红;曹勇;仇松英
关键词:小麦吸浆虫;药效对比试验;防治措施
-
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
作者:王小波;关攀锋;辛明明;汪永法;陈希勇;赵爱菊;刘曼双;李红霞;张明义;逯腊虎;魏亦勤;刘旺清;张金波;倪中福;姚颖垠;胡兆荣;彭惠茹;孙其信
关键词:小麦;种质资源;耐热性;热感指数;生态区
-
钾肥对紫甘薯花青素的影响
作者:郭亮虎;逯腊虎;王镇;陈永杰;许玉娟;高炜;连晋
关键词:钾肥;施用方式;施用量;紫甘薯;花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