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油菜秸秆还田下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对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程建平 1 ; 李进兰 1 ; 李阳 1 ; 徐得泽 1 ; 赵锋 1 ; 汪本福 1 ; 张枝盛 1 ; 费利红 1 ; 张璟 1 ;

作者机构: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天门市农业科学院;阳新县农业局

关键词: 油菜秸秆还田;栽培模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8 年 24 期

页码: 62-65

摘要: 在油菜秸秆全量还田下,结合不同氮肥用量、栽培密度和水分管理措施构建6种栽培模式,并考察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常密模式(T2)相比,常规密度减氮模式(T4)水稻产量降低,而常规氮肥增密模式(T3)、增密减氮模式(T5)和前期控水模式(T6)的水稻产量分别增加了6.96%、3.24%、8.96%;不施氮处理(T1)总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增密减氮模式增加了水稻群体数量,不仅弥补了因个体穗粒数降低而对产量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增加了产量,并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

  • 相关文献

[1]苯噻酰草胺·乙氧磺隆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的效果及对光照和养分的影响. 夏贤格,朱文达,李林. 2016

[2]小麦秸秆替代化肥钾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3]甲基磺草酮·五氟磺草胺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效果及对产量和光照、养分的影响. 曹坳程,朱文达,喻大昭,颜冬冬. 2017

[4]干旱胁迫对水稻农艺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综述. 杨晓龙,汪本福,李阳,张枝盛,李进兰,余振渊,程建平. 2020

[5]余江县稻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李平,熊又升,王兴祥,梁圆. 2010

[6]不同施肥措施对黄泥田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7]猪粪氮替代化肥氮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胡诚,张剑锋,刘东海,乔艳,刘友梅,李双来,陈云峰. 2017

[8]38%丙草胺·草酮微乳剂对水稻田主要杂草的防除及田间养分的影响. 涂爱萍,李林,安斌. 2015

[9]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乔月,胡诚,万建华,徐化林,刘茂军,郭卫红,戴黎,张春华,邓超然. 2024

[10]垄作免耕影响冷浸田水稻产量及土壤温度和团聚体分布. 熊又升,徐祥玉,张志毅,王娟,袁家富,刘光荣,徐昌旭,毛创业. 2014

[11]300g/L丙草胺EC对水稻抛秧田杂草防效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朱文达,黄坤敏,王晶,陈松柏,陈琴. 2012

[12]磷钾调控对冷浸田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徐祥玉,张敏敏,刘晔,袁家富,熊又升,周平刚. 2014

[13]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下的双季稻生产效益. 董春华,马朝红,胡柯鑫,何云龙,李万民,褚飞,杨曾平. 2020

[14]耕作模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王思潮,曹凑贵,李成芳,熊又升,汪金平. 2014

[15]冬种绿肥和稻草全量还田对单季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威,秦自果,耿明建,吴礼树,鲁剑巍,鲁君明,曹卫东. 2017

[16]丁草胺和五氟磺草胺复配制剂在水稻移栽田应用效果评价. 朱文达,颜冬冬,李林,龚艳. 2016

[17]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下的双季稻生产效益(英文). 董春华,马朝红,胡柯鑫,何云龙,李万民,褚飞,杨曾平. 2021

[18]栽培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 吕亮,张舒,常向前,杨小林,袁斌,程建平,赵锋. 2019

[19]甘味绞股蓝不同栽培模式及富硒栽培研究. 李卫东,陈永波,黄光昱,郑威,刘金龙,胡百顺,程群,朱云芬. 2014

[20]设施蔬菜标准化高效栽培模式初探——以湖北省钟祥市九里乡官庭畈村蔬菜基地为例. 陈德元,周传宝,郭征球,李书谦.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