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燕麦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对高级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乐平 1 ; 张伟 1 ; 徐嘉良 1 ; 刘敬科 1 ; 邢旋 1 ; 任清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技术学院;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关键词: 黄酒;燕麦;微生物群落结构;高级醇;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ISSN: 2095-6002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43-52+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燕麦作为一种营养独特的作物,用于酿造黄酒是黄酒酿造研究的一项新的尝试。为进一步探究燕麦黄酒中的高级醇指标、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关性,研究燕麦黄酒特性,本研究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燕麦黄酒发酵过程中的高级醇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了燕麦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利用统计学原理对高级醇变化与微生物代谢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预测。燕麦黄酒中共检测到β-苯乙醇、异戊醇等18种高级醇。门水平上,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和真菌分别是厚壁菌门和子囊菌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和真菌分别是乳球菌属和酵母属。高级醇与微生物间共建立869项关联,有297属微生物可能参与高级醇的代谢。本研究表明,以燕麦为原料酿造黄酒不仅可以增加黄酒的品类及原料来源,还可能改善黄酒营养价值;另外,高级醇与微生物之间的关联分析可以预测燕麦黄酒品质特性的生物学机制。

  • 相关文献

[1]苹果酒中高级醇生成的研究. 宫英振,梁双波,王颉. 2005

[2]小米黄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刘敬科,赵巍,付会期,张玉宗. 2009

[3]贝莱斯芽孢杆菌HN-Q-8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白雪飞,李倩,丁丽丽,张岱,赵益,杨志辉,朱杰华. 2024

[4]甘薯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高志远,胡亚亚,刘兰服,王亚楠,焦伟静,马志民,木泰华. 2019

[5]秸秆长期还田对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 崔钰爽,牛宏进,王美琦,陈晓波,李梦璐,孙世友,黄亚丽. 2024

[6]对我国燕麦产业"一链三环九点"的发展战略解读. 杨才. 2013

[7]特色杂粮生物活性物质功能及对高血压的保健功效. 刘宁,张可一,金保伟,雷雅坤,胡景辉,李树仁,孙丽敏. 2019

[8]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冀北百万亩有机燕麦原料生产基地. 周海涛,杨晓虹,赵艳格,张新军,李天亮. 2011

[9]麦片加工专用型新品种冀张燕2号的选育. 周海涛,杨才,赵艳格,李天亮,张新军. 2010

[10]对我国燕麦产业“一链三环九点”的发展战略解读. 杨才,周海涛,张新军,李天亮,杨晓虹,刘文婷. 2014

[11]小麦细胞分裂间期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李洪杰,朱至清,杜立群,郭北海,石云素,唐顺学,李义文,贾旭. 1999

[12]冀北燕麦种植及利用情况的分析. 周海涛,杨才,李天亮,张新军,杨晓虹. 2012

[13]盐胁迫对燕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李峰,高宏云,张翀,张宝英,马建富,郭娜,白苇,方爱国,杨志敏,李源. 2024

[14]西兰花残体还田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其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亚娇,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19

[15]利用高通量测序快速定位目标性状位点的研究. 林静,赵青松,张孟臣,杨春燕,赵团结. 2019

[16]花铃期棉花黄萎病抗病与感病品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赵卫松,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苏振贺,张晓云,马平. 2020

[17]盐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NCD-2对番茄促生作用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邵美琪,赵卫松,苏振贺,董丽红,郭庆港,马平. 2021

[18]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2021

[19]不同轮作模式下设施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季相变化. 刘蕾,徐梦,张国印,王凌,孙世友,茹淑华,肖广敏,郜静,李玭,马丽敏. 2021

[20]高通量测序分析高温覆膜对韭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宋健,张海剑,刘莉,杜立新,柳健虎,曹伟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