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穗分枝小麦与普通小麦的配合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逯腊虎 1 ; 李国强 1 ; 武计萍 1 ; 仇松英 1 ; 张婷 1 ; 郭亮虎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普通小麦;穗分枝小麦;遗传差异;配合力

期刊名称: 陕西农业科学

ISSN: 0488-5368

年卷期: 2011 年 57 卷 03 期

页码: 3-6

摘要: 选用12个普通小麦和4个穗分枝小麦品种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明确穗分枝小麦在小麦杂种优势中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母本在8个农艺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父本的单株穗数、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不显著,其它也均为极显著水平。特殊配合力方差仅株高、穗粒数和单穗粒重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它均不显著。配合力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为加性遗传,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其杂种优势也高,后代可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本实验中杂种优势最高的两个组合p1×f1和p10×f1,它们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都比较高。

  • 相关文献

[1]穗分枝小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优势研究. 逯腊虎,倪中福,彭惠茹,武计萍,张婷,王玉斌,孙其信. 2012

[2]土壤不同养分条件下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张桂香,王呈祥,高儒萍,王丰林,宋旭东. 2000

[3]玉米锌营养研究概述. 郭启飞,杨治平. 2011

[4]转双抗虫基因棉花变异系的杂种优势. 罗晓丽,吴家和,张安红,肖娟丽,石跃进,田颖川. 2004

[5]小偃麦衍生品系CH7086抗白粉基因的遗传及SSR分析. 詹海仙,畅志坚,刘惠民,张晓军,董春林. 2008

[6]小麦核质互作抗条锈类型的发现及其遗传机制分析. 张建诚,谢三刚,韩满仓,宋昱,宋广德. 1992

[7]小麦新抗源CH223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及细胞学鉴定. 闫金龙,畅志坚,孙美荣,张晓军,詹海仙,李欣. 2010

[8]百萨偃麦草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裴自友,温辉芹,陈华锋,庄丽芳,亓增军. 2008

[9]普通小麦F_(2)单粒种子蛋白质含量的遗传. 唐朝晖,何卫家,梁晋兰,张兰萍,赵桂萍,刘广田. 1997

[10]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小麦新品系CH5026白粉病抗性的遗传. 刘建霞,贺润丽,畅志坚,詹海仙,张晓军,董春林,王创云. 2008

[11]小麦与大麦正反交杂种幼胚离体培养效果研究. 朱晋云,许玉娟,亢秀丽,杨丽萍,李楠. 2009

[12]普通小麦营养器官氮素和果聚糖的运转. 侯有良,钟改荣,L.O′Brien. 2002

[13]源于长穗偃麦草的小麦新品系CH7034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贺润丽,畅志坚,刘建霞,詹海仙,张晓军,董春林. 2008

[14]在小麦育种中利用偃麦草抗病特性的研究. 王建荣,畅志坚,郭秀荣,张晓军,詹海仙. 2004

[15]矮化型八倍体小偃麦的选育. 畅志坚,胡河生,王志国. 1996

[16]抗白粉病小偃麦衍生系的遗传学研究. 刘建霞,温日宇,周凤,王润梅,武擘. 2011

[17]Presto×晋农190杂种F_2-3及双亲的核型分析. 田齐建,李晓燕,王曙光,孙黛珍. 2010

[18]小麦新抗源CH7103抗条锈基因的遗传及其与已知基因的关系. 白云,李欣,张丛卓,张晓军,詹海仙. 2011

[19]抗白粉病小偃麦衍生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刘建霞,温日宇,王润梅,周凤. 2010

[20]小偃麦新种质CH7102抗条锈病特性的遗传分析. 刘洁,畅志坚,李欣,张晓军,詹海仙,郭慧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