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辣椒花药培养影响因子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红肖 1 ; 范妍芹 1 ; 孟雅宁 1 ; 严立斌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辣椒;培养基;胚状体;植物激素

期刊名称: 蔬菜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9-14

摘要: 为研究辣椒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影响因素,以3个不同辣椒品种为材料,从基因型的选择、预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不同激素浓度、高温热激时间以及活性炭浓度等方面开展试验。结果表明:3个不同辣椒基因型中,有2个基因型获得了胚状体,其中胚状体诱导率较好的是L3,达21.7%;综合看来,以4 ℃低温预处理2 d的诱导效果较好;添加合适浓度的激素组合可以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果,添加P5(NAA 0.8 mg/L+KT 1.0 mg/L+IAA 1.0 mg/L+6-BA 0.3 mg/L+ZT 1.0 mg/L)激素组合处理的培养基(MS+蔗糖30 g/L+琼脂8 g/L+活性炭2 g/L)中辣椒花药胚状体诱导效果最好;试验材料在接种后经35 ℃高温热激处理7 d的诱导效果较好。添加2 g/L活性炭有利于提高L1、L3基因型花药胚状体诱导率,活性炭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与供试材料基因型有关。

  • 相关文献

[1]糜子愈伤诱导及再分化最适条件研究. 王春芳,刘晶晶,李伟,栾素荣,史慎奎,刘国庆. 2020

[2]冠毒素和茉莉酸甲酯对诱导小麦、黑麦和高羊茅草颖花开放的效应. 闫芝芬,周燮,马春红,崔四平,魏建昆. 2001

[3]冠毒素和茉莉酸对高粱幼苗耐水分胁迫的诱导效应. 闫芝芬,魏建昆,周燮. 1999

[4]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筛选产植物激素细菌. 连翠飞,蒋继志,李社增,鹿秀云,晁春燕,马平. 2006

[5]植物病毒与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任萍,苗洪芹,曹克强. 2009

[6]蕾期浇水缓解棉花早衰的激素动态变化研究. 祁虹,王树林,杜海英,张谦,冯国艺,王志忠,林永增. 2014

[7]外源激素对冬小麦春化作用的影响. 柴建方,马民强,谢小亮,孙果忠,张永强,王海波. 2000

[8]产植物激素拮抗细菌CX-5-2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连翠飞,李社增,晁春燕,马平,蒋继志,鹿秀云. 2007

[9]小麦抗纹枯病鉴定方法的探讨. 马继芳,高增玉,董立,董志平. 2004

[10]不同培养基对小麦×玉米杂种胚离体培养成苗的影响. 陈淑萍,王雪征,崔银辉,茜晓哲,宋聪敏,庞建周,陈秀敏. 2013

[11]列当生防菌层出镰刀菌Br-1发酵条件的优化及田间防治效果. 王亚娇,纪莉景,栗秋生,肖颖,王连生,孔令晓. 2017

[12]暴马丁香花粉萌发适宜培养基的筛选. 魏佳祺,赵爽,张新超,齐国辉. 2019

[13]萎缩芽胞杆菌HMB22922发酵工艺及其制剂研制. 张晓云,曲远航,郭庆港,鹿秀云,王培培,苏振贺,赵卫松,李社增,马平. 2019

[14]基因型和培养基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崔海瑞,方仁,程增书. 1991

[15]特基拉芽胞杆菌B05高密度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优化. 张翠绵,兰泽君,彭杰丽,胡栋,魏晓燕,贾楠,黄晓东,王占武. 2019

[16]土壤细菌培养基的筛选和评价. 唐玉霞,范丙全,Jill Clapperton. 1999

[17]油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研究. 薛志忠,马冬芹,吴新海. 2011

[18]禾谷类作物的小孢子培养. 赵爱菊,高增玉,李亚军,刘玉平,陈希勇. 2008

[19]土壤细胞培养基的筛选和评价. 唐玉霞,Clapp.,J. 1999

[20]两种生物菌肥对辣椒苗期生长及土传病害发生的影响. Qi yong-zhi,齐永志,Zhang xiao-feng.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