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穗偃麦草幼穗离体培养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妍彤 1 ; 张琳 1 ; 郭强 1 ; 田小霞 1 ; 孟林 1 ; 崔国文 1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幼穗;组织培养;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ISSN: 2095-1108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1475-14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幼穗为外植体,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幼穗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C+3 mg·L-1 2,4-D,诱导率达66.67%, 4周后可见淡黄色愈伤组织。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C+0.1 mg·L-1 2,4-D+3mg·L-1 6-BA,分化率为64.44%, 4周后出现芽点,同时伴随根毛发生。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R+0.5 mg·L-1 NAA,生根率为100%,移栽后全部成活?

  • 相关文献

[1]野牛草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李瑞芬,孙振元,魏建华,王宏芝. 2004

[2]结缕草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李瑞芬,张敬原,赵茂林. 2003

[3]长穗偃麦草成熟种胚高频再生体系. 周妍彤,郭强,毛培春,田小霞,崔国文,孟林. 2019

[4]叶用莴苣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朱路英,刘玲,孟祥栋,张振贤. 2002

[5]长穗偃麦草HKT1;4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ZHANG Lin,张琳,GUO Qiang,郭强,MAO Pei-chun. 2013

[6]长穗偃麦草EeSnRK2.6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徐蓓,郭丽香,赵昌平,高世庆,唐益苗. 2012

[7]长穗偃麦草EeDREB2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孙珊珊,杨涛,柳珊,陈京瑞,赵昌平,唐益苗,高世庆. 2013

[8]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解剖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史广东,毛培春,张国芳,孟林,陈本建. 2009

[9]长穗偃麦草EeHKT1;4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张琳,郭强,李杉杉,毛培春,田小霞,孟林. 2017

[10]重金属CdZn对长穗偃麦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积累能力研究. 田小霞,孟林,毛培春,高洪文. 2012

[11]长穗偃麦草EeSKOR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张勇,田小霞,郑明利,毛培春,孟林. 2021

[12]3份长穗偃麦草种质的体细胞核型分析. 孟林,毛培春,张晓燕,郭强,田小霞. 2013

[13]重金属Cd Zn对长穗偃麦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积累能力研究. 田小霞,孟林,毛培春,高洪文. 2012

[14]中间偃麦草和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分析. 张晓燕,毛培春,孟林,张德罡. 2011

[15]过表达长穗偃麦草EeHKT1;4基因增强拟南芥抗旱耐盐性分析. 张勇,田小霞,郑明利,毛培春,孟林. 2022

[16]长穗偃麦草Actin基因片段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郭强,孟林,毛培春,田小霞,李杉杉,张琳. 2014

[17]蒙农杂种冰草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张辉,魏建华,霍秀文,徐春波,米福贵,云锦凤. 2005

[18]结缕草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体系的研究. 贺杰,校现周,李瑞芬. 2005

[19]白三叶转基因研究进展. 李志亮,邢浩春,杨清,吴忠义,张秀海,黄丛林. 2009

[20]软化菊苣高效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陈绪清,李宏潮,杜运鹏,张铭芳,薛静,杨凤萍,张秀海.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