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展良 1 ; 吴晓蓉 1 ; 黄溢锯 2 ; 黄锡朋 2 ; 黄雪雅 2 ; 伍锡岳 1 ; 林月春 2 ; 陈玲 3 ; 周巧仪 4 ;
作者机构: 1.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餐旅学院茶叶研究所
2.台山市四九镇瓶山野化白云茶场
3.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白云黄茶;闷黄;品质成分;菌种分离鉴定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1 年 37 卷 012 期
页码: 65-7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掌握野化白云茶树鲜叶加工成黄茶加工过程的影响因素,该研究对比分析了野化白云茶加工的黄茶、烘青绿茶、半烘半炒绿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分析了野化白云茶鲜叶加工黄茶过程中的依工艺阶段取8个茶样(茶青、杀青叶、揉捻叶、再炒叶(除水叶)、闷黄24 h、闷黄48 h、闷黄72 h、毛茶)可培养菌种的变化.野化白云茶与烘青绿茶、半烘半炒绿茶比较,除氨基酸、咖啡碱含量略有下降外,水浸出物含量分别高出4.80%、7.11%,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高出0.41%、0.36%,茶多酚含量、儿茶素总含量呈下降趋势,酯型儿茶素总量下降21.62 mg/g、19.08 mg/g,EGCG下降9.99 mg/g、6.98 mg/g,GCG下降14.23 mg/g、13.80 mg/g,以上成分变化均差异显著(p<0.05);非酯型儿茶素组分中除C减小2.49 mg/g、1.75 mg/g(p<0.05)外,其余非酯型儿茶素组分和总含量变化差异不显(p>0.05);闷黄24 h,酵母菌数量明显,至72 h霉菌成优势菌种(3.5×105 CFU/g);分离鉴出8株微生物,包括1株拟盘多毛孢属,4株青霉属,1株枝孢属及2株酵母菌属,其中Penicillium exsudans菌首次从茶叶加工中和茶叶中分离并鉴定.说明闷黄使茶叶水溶性物质、可溶性糖增加,茶多酚、酯型儿茶素下降,闷黄阶段有微生物繁殖并参与黄茶品质的形成.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用不同调理剂对酸化茶园土壤化学性质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作者:凌彩金;周巧仪;魏岚;梁冬霞;郜礼阳;刘淑媚;朱小曼
关键词:生物炭;茶园;土壤
-
白木香叶功能及开发研究进展
作者:梁冬霞;周巧仪;谭水福;凌彩金
关键词:白木香叶;有效成分;产品开发;保健功能
-
不同煮泡条件对仙湖绿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邱丽琼;梁冬霞;钟燕珊;周巧仪
关键词:仙湖绿茶;煮泡条件;茶水比;煮泡时间;品质成分
-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红茶发酵模式判别模型研究
作者:戴振华;李露青;周巧仪;宋飞虎;凌彩金;宋春芳
关键词:计算机视觉;电子鼻;数据融合策略;红茶发酵
-
基于电子鼻和HS-SPME-GC-MS的不同叮咬程度的紫金蝉茶鲜叶品质分析及判别
作者:刘志禹;杨树恩;厉彦超;周巧仪;李露青;宋春芳;Li Zhenfeng;凌彩金
关键词:紫金蝉茶;叮咬程度;电子鼻;判别;GC-MS
-
基于内在品质参数的乌龙茶等级判别模型建立
作者:刘翠玲;秦冬;凌彩金;郜礼阳;周巧仪;孙晓荣;吴静珠;昝佳睿
关键词:乌龙茶品质参数;高光谱技术;特征提取;反向误差神经网络;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客家炒青绿茶品质成分及香气特征分析
作者:周巧仪;曾伟霞;张建中;曾金莲;张雪梅;曾立坤;凌彩金
关键词:客家炒青绿茶;品质成分;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