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苦荞突变体库构建与突变体中芦丁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朝霞 1 ; 侯思宇 1 ; 郝彦蓉 1 ; 王东航 1 ; 高豪 1 ; 韩渊怀 1 ; 李红英 1 ; 刘龙龙 1 ; 周美亮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苦荞;突变体;芦丁;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402-4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苦荞是重要的小杂粮作物之一,营养物质丰富,是天然芦丁的重要来源。突破苦荞育种难题,创制苦荞新种质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面。本试验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构建了黑丰1号苦荞突变体库,明确了当EMS浓度为1.2%时,诱变效果较好。通过对M1突变株表型观察统计,共获得叶色、叶型、株型、粒型变异单株102株,突变率为3.85%;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测定1000株M3材料,获得高芦丁含量突变株系2个和低芦丁突变体株系5个;qRT-PCR对芦丁含量突变体株系中芦丁代谢关键酶基因(CHS、F3H、4CL、FLS、UFGT)进行表达量分析,发现不同株系中上述基因的表达量与芦丁含量相关性不明显,但个别基因如FtFLS基因表达量在高芦丁含量突变体中达到对照的4.55倍。通过突变体的筛选丰富了苦荞基因资源,创新了苦荞新种质,也为苦荞芦丁代谢的分子基础研究提供了材料保证与技术支持。

  • 相关文献

[1]苦荞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序列特征及分子进化分析. 孙朝霞,侯思宇,郭彬,令狐斌,黄可盛. 2014

[2]萌发荞麦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石磊,刘超,梁霞,孟婷婷,周柏玲,李云龙. 2016

[3]EMS诱变刺荞的形态突变体鉴定与分析. 马名川,刘龙龙,张丽君,崔林,周建萍. 2019

[4]中国栽培荞麦高芦丁品种的筛选. 李秀莲. 2004

[5]锦鸡儿属几种植物总黄酮含量研究. 蒙秋霞,牛宇,牛西午. 2005

[6]苦荞麦方便面中功能成分及加工品质研究. 刘森. 2014

[7]芦笋的功能及开发利用前景. 任君,毛丽萍. 2017

[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荞麦中芦丁含量. 穆志新,田翔,周建萍,师颖. 2015

[9]苦荞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测定. 李秀莲. 2004

[10]优质苦荞GAP生产管理技术研究. 陕方. 2004

[11]苦荞主要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研究. 李秀莲. 2004

[12]灰色多维综合隶属度评估方法在苦荞区试中的应用. 李秀莲,赵建东,陈稳良,朱慧珺 . 2009

[13]苦荞新品种'晋荞麦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前景. 李秀莲,史兴海,高伟,朱慧珺,崔林. 2011

[14]苦荞SRAP分子标记体系优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令狐斌,侯思宇,孙朝霞,黄可盛,路阳,韩渊怀,许冬梅. 2015

[15]苦荞生物有机专用肥肥效研究. 史清亮,杨晶秋,陶运平,张筱秀,温月香,刘素芬. 2003

[16]苦荞Ft4CL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分子进化分析. 侯思宇,赵盖超,刘荣华,孙朝霞,令狐斌,韩渊怀,许冬梅,李红英. 2015

[17]酶法水解苦荞麸皮蛋白生产降血压肽. 林汝法,陕方,宋金翠,孟宪军. 2004

[18]苦荞提取物的毒理学安全性. 林汝法,王瑞,周运宁. 2001

[19]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苦荞黑丰一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田再芳,靳建刚. 2020

[20]苦荞C4H基因的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荣华,王丽,孙朝霞,侯思宇,李红英.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