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养殖大菱鲆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景亚运 1 ; 张正 2 ; 王印庚 2 ; 于永翔 2 ; 廖梅杰 2 ; 李彬 2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菱鲆;腹水病;病原;鲨鱼弧菌;大菱鲆弧菌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24 期

页码: 106-108+122

摘要: [目的]从养殖大菱鲆中分离腹水病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从山东半岛2个不同的养殖场腹水病发病大菱鲆体内分离病原菌,并通过常规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对比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到2株优势细菌。常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表明,这2株菌分别与鲨鱼弧菌(Vibrio carchi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表性特征非常相似。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这2株菌与鲨鱼弧菌(Vibrio carchi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这2株细菌被鉴定为鲨鱼弧菌(Vibrio carchi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

  • 相关文献

[1]小杂鱼携带细菌与大菱鲆疾病发生的相关性. 刘朝阳,王印庚,孙晓庆. 2009

[2]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腹水病的病原多样性及其耐药性分析. 王岚,王印庚,张正,陈国华,廖梅杰,陈霞,郭伟丽. 2017

[3]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 王印庚,张正,秦蕾,史成银,陈洁君,杨少丽,马爱军. 2004

[4]养殖大菱鲆主要疾病及防治. 王印庚,张正,秦蕾,史成银,杨少丽,陈洁君. 2004

[5]5种主要海水养殖病原菌多重微流控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徐媛媛,于永翔,王印庚,王春元,李永杰,刘定远,秦蕾,张正. 2023

[6]1株军曹鱼病原弧菌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树分析. 郭明元,刘广锋,冯娟. 2006

[7]鲨鱼弧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金叶,冯娟,刘广峰,苏友禄,徐力文,郭志勋,王云新. 2012

[8]患腹水病牙鲆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病原菌的特性. 尚琨,曲凌云,王玉芬,王斌,赵涵,高萍,刘欣. 2020

[9]大鲵腹水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 孟彦,曾令兵,杨焱清,肖汉兵. 2009

[10]养殖鲟鱼肠胃胀气病病原研究初探. 姜兰,黄樟翰,邹为民,李凯彬,叶美茜. 2002

[11]斑点叉尾(鱼回)TLR5和TLR5S基因在不同病原诱导下的表达特征. 李敏,李琪,王启龙,路飏,陈松林,沙珍霞. 2012

[12]斑点叉尾TICAM在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的基因表达特征. 王启龙,李敏,路飏,黄爱平,曾令兵,王文琪,陈松林,沙珍霞. 2012

[13]一对虾养殖场的多病原跟踪. 武和英,王秀华,杨冰,于党辉,黄倢. 2019

[14]优质鱼类养殖水环境现状及影响健康养殖主要生态因子的研究. 余瑞兰,聂湘平,赖子尼,魏泰莉,郭叶华,冯志荣,阮光. 1999

[15]病原检测基因芯片应用及在水产病害检测的前景. 许拉,黄倢,杨冰. 2008

[16]斑点叉尾TLR20和TLR21基因在不同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的表达特征. 路飏,王启龙,李敏,陈松林,沙珍霞. 2013

[17]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病原研究. 姜兰,邓国成,石存斌,梁森汉,郑重. 2002

[18]施氏鲟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孟彦,肖汉兵,张林,李罗新,曾令兵. 2007

[19]LAMP法在水产动物病原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赵飞,邹为民. 2007

[20]中华鳖疖疮、红脖子、赤斑病并发症的病原研究. 周剑光,杨先乐,艾晓辉.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