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穗腐病病原菌新知镰孢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华 1 ; 郭宁 2 ; 郑晓娟 2 ; 石洁 2 ; 张立荣 1 ; 闫红飞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新知镰孢;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1008-0864

年卷期: 2022 年 24 卷 002 期

页码: 145-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引起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镰孢菌类型,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按照科赫氏法则(Koch's rule)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并从最适碳源、氮源、培养温度、pH、光照和致死温度等方面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表明,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为新知镰孢(Fusarium andiyazi),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产孢最适碳源是半乳糖,最适氮源是酵母浸粉,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pH为7~12.菌株在任何光照条件下均能生长和产孢,其中连续光照条件促进分生孢子的产生.病原菌菌丝致死温度为65℃,孢子致死温度60℃.该结果为玉米穗腐病的防治和抗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