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东海表层海水中微塑料分布与组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涛 1 ; 孙晓霞 2 ; 朱明亮 2 ; 梁俊华 2 ; 赵永芳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微塑料;表层海水;东海;海洋碎屑;分布与组成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62-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通过2015年夏季在东海水域进行采样,对东海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的空间分布和组成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东海表层海水中广泛存在微塑料,微塑料的分布密度在0.011—2.198piece/m3之间,平均含量为0.31piece/m3。微塑料的长度多在500μm至5mm之间,占88.6%;其形态多为泡沫状(54.8%),其次是块状(21.4%)和薄膜状(11.8%);其外观多呈现为白色(71.9%)和彩色(18.5%);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聚乙烯(45.5%)和聚丙烯(34.6%)。对形态、颜色和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这些微塑料主要来源于陆地,在沿海通过海岸或河流进入海洋。河流和洋流的运动是影响微塑料迁移而导致其分布不均状况的主要因素。与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结果的比较表明东海微塑料的分布密度处于中等水平。

  • 相关文献

[1]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的正构烷烃及其来源解析. 张倩,宋金明,彭全材,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曲宝晓,王启栋. 2017

[2]基于等级模型的考洲洋石油烃污染状况. 蔡文贵,林钦,贾晓平,甘居利,吕晓瑜,李纯厚. 2005

[3]双壳贝类消化系统中微塑料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 丁金凤,李景喜,孙承君,何昌飞,蒋凤华,高丰蕾,郑立. 2018

[4]微塑料富集金属铅元素的能力与特征分析. 高丰蕾,李景喜,孙承君,蒋凤华,王兵,何云红,郑立,王小如. 2017

[5]海洋中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孙承君,蒋凤华,李景喜,郑立. 2016

[6]上海市松江地区河道微塑料分布特征. 郑亮,刘一萌,李晓辰,曹译文,陈宜昊,唐洁君,隋延鸣. 2021

[7]微塑料与有毒污染物相互作用及联合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赵美静,夏斌,朱琳,孙雪梅,赵信国,戴伟,陈碧鹃,曲克明. 2021

[8]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水体中微塑料组成及分布特征. 张潇峮,彭梦,王艺,李立杰,柴毅,沈子伟,李云峰,倪朝辉,张燕. 2022

[9]珠三角河网鱼类微塑料污染特征研究. 樊珂宇,高原,赖子尼,曾艳艺,刘乾甫,李海燕,麦永湛,杨婉玲,魏敬欣,孙金辉,王超. 2022

[10]青岛崂山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 张莹,赵信国,隋琪,孙雪梅,朱琳,夏斌,曲克明. 2024

[11]微塑料在海洋渔业水域中的污染现状及其生物效应研究进展. 夏斌,杜雨珊,赵信国,朱琳,陈碧鹃,孙雪梅,曲克明. 2019

[12]长山列岛附近海域野生鱼类体内微塑料的分布特征研究. 张国旗,孟迪,夏斌,王荣元,曲克明,孙雪梅,冯志华. 2024

[13]我国海岸带系统微塑料污染危害及治理对策. 许旺,梁鸿,马嵩,潘晓峰,明珠,余欣繁,王思凯. 2018

[14]长山列岛邻近海域沉积环境微塑料的分布特征. 孙雪梅,孟迪,郑言鑫,陈碧鹃,曲克明,夏斌. 2023

[15]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许彩娜,张悦,袁骐,蒋玫,郑亮,隋延鸣,穆景利,王云龙,王翠华. 2019

[16]亚硝酸盐和微塑料胁迫对凡纳滨对虾鳃中免疫、解毒代谢和渗透调节相关指标的影响. 邢逸夫,段亚飞,韦政坤,朱轩仪,黄建华,张家松. 2023

[17]微塑料对近江牡蛎免疫力的影响. 牟红莉,王瑞旋,王俊,林小植,王江勇. 2023

[18]三苯基锡和聚苯乙烯微塑料联合暴露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 张潇峮,王伟,罗鸣钟,柴毅,沈子伟,倪朝辉. 2020

[19]多环芳烃(萘)与聚苯乙烯微球联合对普通小球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张潇峮,李立杰,彭梦,柴毅,张辉,罗鸣钟. 2022

[20]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贾晓平,李纯厚.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