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香蕉杂交种'粉杂1号'ABBB基因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兴玉 1 ; 许林兵 1 ; 吴元立 1 ; 邱迪洋 1 ; 范琳琳 1 ; 黄秉智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香蕉;杂交种;基因组;分子标记;性状评分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09 期

页码: 1991-19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香蕉杂交品种'粉杂1号'是当前商业种植中唯一的抗香蕉枯萎病粉蕉(Musa spp.ABB,Pisang awak)品种,该品种来源于高感病的'广粉1号'(ABB)偶然得到的种子实生苗,其基因组组成和父本未知.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CM)、染色体制片、基于ITS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ITS-PCR-RFLP)及反转录转座子间扩增多态性(copia-IRAP)分子标记技术,并结合形态性状评分对'粉杂1号'基因组组成进行鉴定.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粉杂1号'为四倍体,染色体制片显示染色体数为2n=4x=44条,ITS-PCR-RFLP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其同时具有A和B基因组,copia-IRAP结果显示其含两套或者以上B基因组;形态打分为67分,对应基因组组成为ABBB.综合以上结果认为'粉杂1号'基因组组成为ABBB,推测其父本可能为BB基因组组成的野生蕉.

  • 相关文献

[1]棉花SSR分子标记在香蕉中通用性的研究. 郑丽珊,袁有禄,王静毅,冀小蕊,黄秉智,武耀廷. 2007

[2]黑麦草生物学研究进展. 谭文清,陈军,才宏伟. 2022

[3]香蕉栽培品种基因组类型的分子标记鉴定体系建立. 况梦宇,詹妮,范迎康,易干军,罗充,盛鸥. 2022

[4]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5]二株鸭坦布苏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 李林林,安贺佳,孙敏华,董嘉文,袁建丰,郭建伟. 2012

[6]优质肉鸡基因组育种值估计研究. 刘天飞,瞿浩,罗成龙,王劼,舒鼎铭,M.S.Lund,苏国生. 2013

[7]国际花生黄曲霉和基因组研讨会将在广东召开. 周桂元. 2006

[8]兰花育种及产业化技术研究进展. 朱根发,杨凤玺,吕复兵,李佐,陈和明,高洁,肖文芳,任锐,魏永路,金建鹏,陆楚桥. 2020

[9]花生基因组资源的开发及应用. 陈小平,梁炫强. 2012

[10]PCV-2分离新方法的建立及广东株全基因序列的分析. 赵炳武,于海霞,郝永清,蒋智勇,宋长绪. 2008

[11]猪Ⅱ型圆环病毒广东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 王贵平,蒋智勇,宋长绪,高向阳,赵亚华,林志雄,朱道中. 2004

[12]苦瓜基因组DNA提取和RAPD分析. 张菊平,张长远,张树珍. 2002

[13]植物相关细菌基因组在细菌-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研究中的作用. 张玲华,冯莉,田兴山. 2007

[14]基因Ⅵb亚型半番鸭源新城疫病毒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黄秋芳,孙敏华,陈少莺,吕殿红,董嘉文,尚毅,吴玄光,胡奇林. 2012

[15]兔出血症病毒(RHDV)全基因组克隆与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向华,宣华,隋慧,王贵平,王文成,李尚波,卫广森. 2006

[16]甘蔗基因组多倍化研究进展. 王俊刚,赵婷婷,杨本鹏,王文治,蔡文伟,冯翠莲,曾军,熊国如,张树珍. 2017

[17]葫芦科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江彪,闫晋强,晏石娟,谢大森,刘文睿,王敏. 2023

[18]青枯菌致病性与基因组之间的关系. 冯莉,张玲华,田兴山. 2007

[19]猕猴桃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陈华,徐小彪,易干军,蔡祖国. 2005

[20]基因VIb亚型半番鸭源新城疫病毒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黄秋芳,孙敏华,陈少莺,吕殿红,董嘉文.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