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鱼类性别决定及其研究方法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姚延丹 1 ; 龙华 1 ; 陈建武 1 ; 付元帅 1 ; 陶玲 1 ; 李谷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鱼类;性别决定;研究方法;进展

期刊名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ISSN: 1674-5566

年卷期: 2009 年 18 卷 01 期

页码: 94-1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二十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集中在温度、激素以及性别连锁基因、BKM、ZFY、芳香化酶基因、H-Y抗原、Sox、SRY、DMRT1、DMY、DAX-1、核受体基因家族、SF-1和WT-1等性别决定基因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则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这些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鱼类决定机制提供了基础和手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探索。阐述了近些年有关鱼类性别决定因子及其研究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并对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前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做了简述,以期为系统研究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鱼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董在杰,袁新华,缪为民. 2004

[2]AMH基因对鱼类性别决定影响的研究进展. 闫悦,朱昊俊,陶易凡,徐跑,强俊. 2022

[3]鱼类性别调控基因cyp19a的研究进展. 宋卓,强俊,朱昊俊,陶易凡,徐跑. 2022

[4]鱼类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戈贤平,夏德全,俞菊华. 2002

[5]温度对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的影响. 王念民,孙大江,曲秋芝,张颖,马国军. 2007

[6]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李云航,孙鹏. 2011

[7]关于鱼类饲料营养源开发研究方法的探讨. 陆忠康. 1990

[8]鱼类摄食量的研究方法. 郭学武,唐启升. 2004

[9]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记筛选及分子性控育种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洋,陈松林. 2023

[10]鱼类细胞核移植研究的进展及意义. 魏颖,薛淑群,张达,袁强,李成. 2006

[11]半滑舌鳎性逆转的遗传特性研究. 宋超,蒋丽,王景伟,李晓芳,李耕,张晓慧,王书,刘哲,李恒德. 2015

[12]半滑舌鳎Dmrt1蛋白表达、纯化及功能. 胡乔木,王凯琳,陈松林. 2013

[13]半滑舌鳎hsd11b1l和hsd11b2基因的克隆及其温度响应的表达规律. 郝先才,冯博,邵长伟,王倩. 2021

[14]脊椎动物性别决定基因与性染色体演化机制. 邵长伟,陈松林. 2012

[15]半滑舌鳎的性腺分化和温度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邓思平,陈松林,田永胜,刘本伟,庄志猛,王清印,邓寒. 2007

[16]黄喉拟水龟性别调控相关lncRNA和mRNA的筛选及初步分析. 朱彦雨,刘晓莉,王亚坤,李伟,洪孝友,朱新平,徐红艳. 2020

[17](鱼央)属4种鱼SRY、SOX和HOX基因同源序列的PCR扩增分析. 付元帅,龙华,陈建武,张燕,汪登强. 2007

[18]鱼类性别决定的遗传基础及性别控制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喻杰,杨弘. 2020

[19]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SRY基因同源克隆和序列分析. 杨弘,夏德全,许广平,何杰,曹丽萍,吴婷婷. 2005

[20]贝类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于红,郭浪,李琪.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