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引起养殖许氏平鲇死亡的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庚申 1 ; 王印庚 1 ; 张正 1 ; 廖梅杰 1 ; 陈君 1 ; 张辰仓 1 ; 刘志伟 2 ; 李德军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山东省博兴县水产局

3.山东省胶南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许氏平鲉;鳗利斯顿氏菌;细菌鉴定;致病性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2 年 36 卷 008 期

页码: 1290-12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患病许氏平鲉的病灶处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记为SS-1.通过两点背部肌肉注射进行人工感染实验,证明该菌对健康许氏平鲉的半数致死浓度为9.6*106 CFU/mL,可感染许氏平鲉的多种内脏和组织.细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显示,菌株SS-1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极生单鞭毛;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吲哚产生阳性、V-P试验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H2S产生阴性等,与鳗利斯顿氏菌特征相符.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鳗利斯顿氏菌的同源性达到了99%,因此,将菌株SS-1鉴定为鳗利斯顿氏菌.

  • 相关文献

[1]引起养殖许氏平鲉死亡的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王庚申,王印庚,张正,廖梅杰,陈君. 2012

[2]绿鳍马面鲀与许氏平鲉杀鲑气单胞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晋怀远,刘耀宽,高晔,夏苏东,陈四清,莫照兰,边力,李杰. 2023

[3]广东省罗非鱼主养区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 柯剑,赵飞,罗理,姜兰,卢迈新,邹为民. 2010

[4]基于理论模型法测量单室鳔和两室鳔鱼类目标强度. LIN Dan-qing,蔺丹清,SHI Wei-gang,施炜纲,TANG Yong. 2010

[5]网箱养殖沉积环境中有机污染物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孟霞,黄洪辉,贾晓平,古小莉. 2011

[6]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红体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董丽,王印庚,张正,曲江波,陈霞. 2009

[7]卵形鲳鲹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的分离鉴定. 王瑞旋,冯娟,苏友禄,蓝祥宾,王江勇. 2010

[8]美洲鲥鱼嗜水气单胞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王会林,晋怀远,高晔,夏苏东,李杰. 2024

[9]养殖大菱鲆的爱德华氏菌病. 王印庚,秦蕾,张正,马爱军,张立敬. 2007

[10]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病原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贾丹,史成银,黄倢,张庆利,万晓媛,许华,刘冉阳,王海波,郭程程,谢国驷. 2018

[11]1株军曹鱼病原弧菌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树分析. 郭明元,刘广锋,冯娟. 2006

[12]杂交鲟"红嘴病"病原的分离及其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 胡谋,黄雷,姚嘉赟,徐洋,蔺凌云,沈锦玉,许式见,潘晓艺. 2024

[13]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鲉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常青,关长涛,梁萌青,曹宝祥,刘宁,姜泽明,刘晓静. 2009

[14]人工鱼礁模型和大型海藻对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的诱集作用. 刘鸿雁,吕洪斌,张沛东,李文涛,张秀梅. 2018

[15]环境丰容对早期发育阶段许氏平鲉趋礁行为的影响. 张宗航,董建宇,张雪梅,张秀梅. 2018

[16]一株感染深水网箱养殖许氏平鲉的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王凯,王印庚,姜勇,张正,于永翔,廖梅杰. 2019

[17]不规则盐度脉冲对许氏平鲉氨氮、磷排泄的影响. 侯晓飞,宋协法,葛长字,毛玉泽,于守团,叶乃好. 2008

[18]许氏平鲉仔鱼、稚鱼、幼鱼肠道微生物群结构特征. 姜燕,曹亚男,柳学周,徐永江,李德军,史宝,王滨. 2020

[19]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新鲜与解冻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近红外光谱鉴别技术. 刘申申,孙永,周德庆. 2015

[20]大黄鱼和许氏平鲉声反射特征与体重和体长关系的研究. 栾洋,关长涛,石晓天,谌志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