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后期肥药混喷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秦德荣 1 ; 王龙 1 ; 李筠 1 ; 任立凯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

关键词: 小麦;肥药混喷;增产;防衰效果

期刊名称: 小麦研究

ISSN:

年卷期: 2006 年 04 期

页码: 20-24

摘要: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得出小麦后期叶面喷施有机微肥、无机化肥和农药,均具有一定的增产、防衰效果,有机微肥的增产防衰效果>无机化肥>农药。明确了小麦后期肥药混喷技术:在齐穗期叶面喷施春泉2000(腐植酸型微肥)2次,间隔7~10天,每次100ml/667m2,或齐穗期叶面喷施春泉2000100ml/667m2+15%三唑酮50ml/667m2。

  • 相关文献

[1]小麦后期肥药混喷技术研究. 秦德荣,王龙,李筠,任立凯. 2006

[2]新型增产抗倒营养剂劲丰在小麦后期应用的生物学效应. 杨文飞,曹晓利,杜小凤,顾大路,王伟中. 2011

[3]喷施抗倒调理剂劲丰对小麦增产抗倒的生物学效应. 吴传万,杜小凤,文廷刚,顾大路,王伟中. 2013

[4]套作大麦增产原因的GM分析. 沈明星. 1994

[5]“劲丰谷德”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杨文飞,潘德众,朱云林,钱新民,王伟中. 2015

[6]稀施保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杨文飞,翟中凯,杨礼军,朱云林,钱新民,王伟中. 2014

[7]劲丰对水稻植株性状的影响和增产效果. 杨文飞,高定如,吴传万,王伟中. 2011

[8]植物保健剂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宗标,王幸,徐泽俊,齐玉军. 2013

[9]微生笺活性肥料Biol.I.F.E^TM在棉田应用研究. 陈柏森. 1998

[10]新型调节剂稀施保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和增产效果. 杨文飞,贾艳艳,文廷刚,顾大路,杜小风,吴传万,王伟中. 2020

[11]解淀粉芽孢杆菌W48对大蒜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提升效果研究. 熊雨洁,宋立晓,王亚,生宏杰,余向阳,张雷刚. 2024

[12]12%寡糖·香草硫缩病醚微乳剂对机插秧水稻的增产效应. 陈俊敏,付朝晋,王可,王红春,张善学,金林红,娄远来. 2021

[13]新型“光肥”对温室大棚内环境因子及小青菜生长的影响(英文). 李文秀,周宁琳,陈园园,王佳,朱晓玲,王振江,徐磊,冯伟民. 2014

[14]生物有机肥GROTEK对水稻的增产及抗病作用. 赵永富,刘婷. 2009

[15]转基因抗病小麦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史建荣,吴季荣,徐剑宏,林凡云,祭芳. 2010

[16]江苏省淮北地区小麦育种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李筠,冷苏凤,王龙,任立凯,李强. 2010

[17]普通小麦望水白矮秆多蘖突变体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卞能飞,温明星,高润红,王海燕,王秀娥. 2013

[18]江苏省小麦田杂草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的研究. 李永丰,李宜慰,娄群峰,黄开红,周恒昌. 2001

[19]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20]江苏首次发现小麦条纹病毒病. 邓金花,范永坚,熊如意,程兆榜,刘海建,成长庚,游树立,邢卫锋,周雪平,周益军.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