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梁丹 1 ; 杨芳萍 2 ; 何中虎 3 ; 姚大年 4 ; 夏先春 5 ;
作者机构: 1.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2.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
3.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4.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5.CIMMYT中国办事处
关键词: 普通小麦;慢锈基因;矮秆基因;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9 年 42 卷 01 期
页码: 17-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慢锈基因Lr34/Yr18和矮秆基因Rht-B1b(Rht-1)、Rht-D1b(Rht-2)在CIMMYT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帮助慢病性品种选育和株高改良。【方法】使用3个STS标记,检测慢锈基因Lr34/Yr18和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在263个CIMMYT小麦品种和高代品系中的分布。【结果】csLV34标记在含Lr34/Yr18的材料中扩增出一条150bp的特异带,在不含Lr34/Yr18的材料中扩增出229bp的特异带;利用2对互补引物NH-BF.2/WR1.2和NH-BF.2/MR1对Rht-B1a和Rht-B1b基因进行检测,在携带Rht-B1a和Rht-B1b的材料中分别扩增出一条400bp的特异带;利用DF/MR2标记检测Rht-D1b基因,在携带Rht-D1b的材料中,扩增出一条280bp的片段。在263个品种中,57个品种携带Lr34/Yr18基因,占总数的21.7%;216个品种含Rht-B1b,占总数的82.1%;38个品种含Rht-D1b,占总数的14.4%。含双矮秆基因型(Rht-B1b+Rht-D1b)的品种有12个,不含这2个矮秆基因的品种(Rht-B1a+Rht-D1a)有21个。【结论】这3个STS标记可以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Lr34/Yr18、Rht-B1b和Rht-D1b基因。在CIMMYT材料中,Rht-B1b基因频率很高,Rht-D1b较低。
- 相关文献
[1]株高、粒重及抗病相关基因在不同国家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韩利明,杨芳萍,夏先春,阎俊,张勇,曲延英,王忠伟,何中虎. 2011
[2]甘肃冬小麦品种(系)主要矮秆基因型及其育种利用进展. 赵永萍,何瑞,袁俊秀,马瑞,倪胜利. 2024
[3]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检测及分布规律. 杨芳萍,郭莹,田媛媛,曹世勤,刘金栋,张雪婷,鲁清林,张文涛,王世红,虎梦霞,王雅美. 2024
[4]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2024
[5]春化、光周期和矮秆基因在不同国家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及其效应. 夏先春,张勇,张晓科,刘建军,唐建卫,杨学明,张俊儒,刘茜,李式昭,何中虎. 2012
[6]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研究. 吴振录,张勇,何中虎,樊哲儒,辛文利,邵立刚,李元清,杨文雄,魏亦勤,马晓刚,潘超,刘艳萍. 2003
[7]小麦新抗源贵协3号抗条锈病的遗传特性. 程斌,高旭,贾秋珍,辛智海,张庆勤,张立异. 2017
[8]CIMMYT种质对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春性小麦产量遗传增益的贡献. 李式昭,吴振录,杨文雄,于亚雄,夏先春,何中虎. 2011
[9]中国小麦育成品种和农家种中慢锈基因Lr34/Yr18的分子检测. 杨文雄,杨芳萍,梁丹,何中虎,尚勋武,夏先春. 2008
[10]普通小麦兼抗型成株抗性品系的培育、鉴定与分子检测. 杨恩年,肖永贵,陈新民,伍玲,白斌,李在峰,夏先春,GarryM.ROSEWARNE2,5,何中虎. 2015
[11]不同水分条件下广适性小麦品种中麦175的农艺和生理特性解析. 李兴茂,倪胜利. 2015
[12]甘肃冬小麦品种(系)面筋强度、黄色素含量和PPO活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周喜旺,宋建荣,岳维云,张耀辉,曹世勤,吕莉莉,刘鸿燕,王娜,南海,赵尚文. 2015
[13]甘肃冬小麦品种(系)抗条锈基因Yr18的鉴定及其转育. 杨芳萍,王忠伟,周祥椿,杨文雄,何春雨,尚勋武. 2011
[14]CIMMYT小麦在我国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吴振录,张勇,何中虎,樊哲儒,辛文利,邵立刚,李元清,杨文雄,魏亦勤,马晓刚,潘超,刘艳萍. 2004
[15]小麦慢白粉病QTL对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兼抗性. 陈新民,何中虎,伍玲,白斌,李在峰,夏先春. 2014
[16]中国小麦品种黄色素含量基因等位变异分子检测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杨芳萍,何心尧,何中虎,尚勋武,杨文雄. 2008
[17]普通小麦'Holdfast'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定位. 杨芳萍,刘金栋,郭莹,贾奥琳,闻伟鄂,巢凯翔,伍玲,岳维云,董亚超,夏先春. 2019
[18]兼抗型成株抗性小麦品系的培育、鉴定与分子检测. 杨恩年,肖永贵,陈新民,伍玲,白斌,李在峰,Garry M. Rosewarne,夏先春,何中虎. 2015
[19]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斌. 2012
[20]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生理小种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 张勃,郝保军,王保通,李强,李高宝,郭海鹏,王芳,康振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国际小麦种质抗条锈性监测与评价
作者:汪恒兴;张礼军;周刚;周洁;张文涛;白玉龙;白斌;杨芳萍;郭莹;鲁清林;王小兵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评价
-
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引种鉴定及特性分析
作者:郭莹;杨芳萍;李鸿满;杜久元;虎梦霞;宋小霞
关键词:六倍体小黑麦;T-133;选育;产量;栽培技术
-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杨芳萍;曹世勤;郭莹;杜久元;鲁清林;吕迎春;白斌;周刚;张文涛;马瑞;何瑞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基因;分子标记;连锁和关联分析;测序技术;育种应用
-
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矮秆基因检测及分布规律
作者:杨芳萍;郭莹;田媛媛;曹世勤;刘金栋;张雪婷;鲁清林;张文涛;王世红;虎梦霞;王雅美
关键词:甘肃;地方种;矮秆基因;分子标记;分布频率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作者:郭莹;化青春;虎梦霞;王勇;袁俊秀;杨芳萍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优势和限制因素;全基因组选择;作物育种;展望
-
甘肃省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光周期基因分布频率及冬春性分析
作者:杨芳萍;郭莹;吕迎春;董亚超;李玥;化青春;虎梦霞;刘金栋
关键词:小麦;甘肃地方品种;春化基因;光周期基因;等位变异;冬春性
-
六倍体小黑麦在甘肃生态区域的生产潜力及饲用特性综合评价
作者:郭莹;杨芳萍;张雪婷;杜久元;刘小莉
关键词:CIMMMYT小黑麦;水分胁迫;产量潜力;营养品质;饲用参数;主成分分析;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