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实地养分管理技术(SSNM)在华南双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钟旭华 1 ; 黄农荣 1 ; 欧杰文 2 ; 郑海波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2.广东省新兴县农业局

关键词: 实地养分管理(SSNM);双季晚稻;氮肥利用率;纹枯病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06 年 12 卷 06 期

页码: 34-36

摘要: 2004~2005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实地养分管理技术(SSNM)应用于华南双季晚稻,与农民习惯施肥和现有高产栽培技术相比,稻谷产量2004年持平,2005年增产4.7%(达极显著水平);施氮量和肥料成本降低20%以上,产投比提高3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30%以上,纹枯病显著减轻。

  • 相关文献

[1]水稻“三控”施肥技术的生物学基础.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 2007

[2]双季晚稻乳熟期群体光合速率的研究. 张旭,陈冠华,陈友订,李巨昌,周新桥,李丽君. 2006

[3]水稻纹枯病发生与群体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 钟旭华,黄农荣,彭少兵,Roland J.Buresh,田卡. 2010

[4]植保无人飞机喷施30%苯甲·丙环唑微乳剂防治水稻主要病害. 李燕芳,周振标,谭耀华,张振飞,肖汉祥. 2021

[5]影响杂交水稻纹枯病发生的若干植株群体指标. 钟旭华,彭少兵,Roland J.BURESH,黄农荣,郑海波. 2006

[6]抗稻瘟病和纹枯病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 许新萍,陈金婷,张建中,杨祁云,李宝健. 2001

[7]实地养分管理技术(SSNM)在华南双季早稻的应用效果. 钟旭华,郑海波,黄农荣,欧杰文. 2006

[8]轻简氮肥管理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彭碧琳,李妹娟,胡香玉,钟旭华,唐湘如,刘彦卓,梁开明,潘俊峰,黄农荣,傅友强,胡锐. 2021

[9]广州市郊稻田氮肥减施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分析. 黄巧义,黄旭,唐拴虎,杜建军,张木,李苹,付弘婷. 2020

[10]控释尿素配比对华南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累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易琼,吴腾飞,曾招兵,唐拴虎,付弘婷,李苹,戴文举,张木. 2024

[11]水稻实地养分管理技术(SSNM)示范效果. 黄农荣,欧杰文,钟旭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郑海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胡瑞法,黄德江,曹建民. 2006

[12]控释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比例对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黄巧义,唐拴虎,张发宝,张木,黄旭,逄玉万,李苹,付弘婷. 2017

[13]“三控”施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田卡,钟旭华,黄农荣. 2010

[14]我国水稻氮肥利用现状及对策. 马群,李国业,顾海永,杨雄,张洪程. 2010

[15]不同时期施氮对华南双季杂交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彭少兵,Roland J Buresh. 2007

[16]稻草覆盖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钟旭华,黄农荣,吕国安. 2010

[17]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彭少兵,黄见良,钟旭华,杨建昌,王光火,邹应斌,张福锁,朱庆森,Roland Buresh,Christian Witt. 2002

[18]氮肥运筹对水稻农学效应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易琼,朱平,何萍,杨利. 2011

[19]中国稻草还田技术研究进展. 钟旭华,黄绍敏,郭斗斗. 2010

[20]提高旱地甘蔗氮肥利用率的施肥技术研究. 周修冲,刘国坚,姚建武,艾绍英.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