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麒麟菜中的挥发性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少玲 1 ; 杨贤庆 1 ; 陈胜军 1 ; 邓建朝 1 ; 郝淑贤 1 ; 王锦旭 1 ; 戚勃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麒麟菜;挥发性成分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4 期

页码: 97-101+1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麒麟菜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了萃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了成分鉴定分析。结果显示,麒麟菜挥发性成分中共检出58种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17种,含量最高为54.10%;烃类化合物27种(其中芳香烃类8种),含量为23.19%(其中芳香烃类物质含量为10.66%);酯类化合物4种,占总量的11.68%;酮类化合物5种,占11.03%;醇类2种,含量为0.68%;其他物质共3种,占总量的0.77%。含量较高的单一化合物主要有:壬醛(18.45%)、异佛尔酮(7.75%)、邻苯二甲酸二乙酯(7.50%)、庚醛(7.13%)、己醛(6.33%)、辛醛(6.31%)、乙酸正丁酯(3.65%)、甲苯(3.29%)、癸醛(2.81%)、十二烷(2.21%)等。总体上,醛类化合物对麒麟菜的风味影响较大,其他如酯类、烃类等化合物对麒麟菜的风味有一定影响。

  • 相关文献

[1]0℃气调包装对鲟鱼籽酱Huso dauricus *Acipenser schrenckii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及分析. 周婷,何丹,黄卉,郝淑贤,李来好,魏涯,岑剑伟. 2016

[2]GC-MS鉴别保活流通过程中虾夷扇贝气味特征变化. 傅润泽,沈建,王锡昌,刘俊荣,樊文,徐文其. 2016

[3]底播虾夷扇贝活品流通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对比分析. 傅润泽,沈建,王锡昌. 2015

[4]0℃气调包装对鲟鱼籽酱(Huso dauricus×Acipenser schrenckii)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及分析. 周婷,何丹,黄卉,郝淑贤,李来好,魏涯,岑剑伟. 2016

[5]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处理方式腌干带鱼挥发性风味成分. 吴燕燕,王悦齐,李来好,王锡昌,杨贤庆,蔡秋杏,赵永强,辛少平. 2016

[6]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析龙须菜干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杨少玲,于刚,戚勃,杨贤庆,邓建朝,赵永强,荣辉. 2016

[7]响应曲面法优化麒麟菜卡拉胶碱处理工艺. 戚勃,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刘刚,李占东. 2011

[8]印度尼西亚海藻养殖产业概况. 刘福利,梁洲瑞,汪文俊,张朋艳,孙修涛,王飞久. 2019

[9]高活性麒麟菜膳食纤维的提取. 陈培基,李来好,李刘冬,杨贤庆,刁石强,吴燕燕. 2007

[10]麒麟菜膳食纤维的降血脂功能. 李来好,戚勃,杨少玲. 2008

[11]麒麟菜膳食纤维对有益金属钙、锌、铁吸附作用的影响. 李来好,杨少玲,戚勃. 2008

[12]麒麟菜风味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 李刘冬,李来好,陈陪基,杨贤庆,刁石强,吴燕燕,黄剑南. 2002

[13]三种海藻类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功能比较. 李来好,杨贤庆,陈培基,吴燕燕,刁石强,徐泽智. 2001

[14]酶法提取麒麟菜膳食纤维工艺的研究. 李来好,杨少玲,戚勃. 2006

[15]麒麟菜高活性膳食纤维的提取与功能性试验. 李来好,杨贤庆,陈培基,吴燕燕,刁石强,徐泽智. 2000

[16]麒麟菜膳食纤维固体饮料制备工艺研究. 戚勃,杨少玲,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黄卉,郝淑贤. 2014

[17]麒麟莱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戚勃,李来好,章超桦. 2005

[18]麒麟菜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戚勃,李来好,章超桦. 2005

[19]3种藻类膳食纤维的功能及毒理评价. 李来好,杨贤庆,陈培基,吴燕燕,刁石强,徐泽智. 2000

[20]麒麟菜膳食纤维对SD大鼠30天喂养实验和致畸作用. 李来好,戚勃,杨贤庆.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