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金针菇生长发育期间相关胞外酶的活性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伟林 1 ; 蔡为明 1 ; 金群力 1 ; 范丽军 1 ; 沈颖越 1 ; 宋婷婷 1 ; 田芳芳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金针菇;生长发育;胞外酶;培养料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2 年 24 卷 03 期

页码: 430-4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白色金针菇菌株为材料,研究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酸性磷酸酶和中性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发育期间胞外酶活性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羧甲基纤维素酶菌丝营养生长阶段活性较低,现蕾后活性急剧增强,达到11.43 U;半纤维素酶高峰出现于采收期,达到8.13 U;漆酶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活性较高,原基形成后迅速下降到0.15 U;中性蛋白酶菌丝营养生长阶段活性比较稳定,现蕾前相对较低,子实体生长阶段酶活性明显增强;酸性磷酸酶活性随着菌丝培养呈下降趋势,但生殖生长期迅速升高。

  • 相关文献

[1]工厂化栽培白色和黄色金针菇不同生长阶段的胞外酶活性比较. 沈颖越,金群力,宋婷婷,蔡为明,黄良水,黄彤根,杨建文. 2020

[2]以金针菇菌渣和稻草为基础两种双孢蘑菇堆肥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动态比较分析. Song Ting-Ting,宋婷婷,Cai Wei-Ming,蔡为明. 2014

[3]大黄鱼源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致腐表型. 葛阳杨,朱军莉,刘丽,任奕婧. 2017

[4]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蔡为明. 2016

[5]姬松茸对有害重金属镉的吸收富集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 徐丽红,何莎莉,吴应淼,叶长文,张永志,王钢军. 2010

[6]双孢蘑菇培养料简易通气一次发酵技术试验. 范丽军,蔡为明,宋婷婷,金群力,冯伟林,沈颖越. 2013

[7]不同节木培养料对香菇子实体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王卫平,王钫,陈德富. 2004

[8]双孢蘑菇栽培技术讲座(四)——品种选择、培养料的堆制与发菌管理. 蔡为明. 2010

[9]香菇(Lentinus edodes)对重金属镉(Cd)的吸收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 徐丽红,吴应淼,陈俏彪,叶长文,王钢军,张永志. 2011

[10]稳定性二氧化氯制剂对金针菇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 蔡为明,金群力,冯伟林,范丽军,李南羿. 2007

[11]金针菇液体菌种技术研究进展. 陈金花,张作法,吕国英,金群力. 2016

[12]不同培养基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 郑明海,金群力,方平,傅家林,叶仲顺. 2009

[13]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金针菇表型高通量采集与分析. 朱怡航,张小斌,沈颖越,顾清,金群力,郑可锋. 2021

[14]矿物质Ca元素对金针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范丽军,沈颖越,蔡为明,金群力,冯伟林,宋婷婷,李良英. 2020

[15]不同光质的LED光源对工厂化金针菇菌株生长的影响.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范丽军,沈颖越,宋婷婷,田芳芳. 2014

[16]金针菇几种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研究. 吕国英,张作法,潘慧娟,范雷法. 2013

[17]金针菇栽培技术讲座(五)——金针菇再生法工厂化袋栽技术. 黄良水,蔡为明. 2009

[18]金针菇黄色菌株筛选试验. 郑明海,金群力,余承勇,余志华. 2021

[19]我国金针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黄良水,金群力. 2011

[20]不同钙源和添加量对金针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范丽军,金群力,冯伟林,宋婷婷,沈颖越,蔡为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