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斑点叉尾(鮰)血浆铜蓝蛋白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孟艳青 1 ; 党广成 1 ; 刘洋 1 ; 王启龙 2 ; 沙珍霞 2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血浆铜蓝蛋白;感染;差异表达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3 年 34 卷 004 期

页码: 52-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克隆了斑点叉尾(鮰)中血浆铜蓝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其中5 '非翻译区(5'-UTR) 25 bp、3 '非翻译区(3'-UTR) 860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3 225bp,编码一条含有1 074个氨基酸的多肽链.与其他真核生物血浆铜蓝蛋白成员进行同源性比较,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本研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斑点叉尾(鮰)血浆铜蓝蛋白基因在正常组织和被不同病菌感染后的肝脏、肠、头肾及脾脏中的表达.结果发现,正常组织中血浆铜蓝蛋白基因在正常肝脏中表达最强烈.4种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海豚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斑点叉尾(鮰)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血浆铜蓝蛋白基因的应答在不同组织中都有差异.血浆铜蓝蛋白基因对海豚链球菌的应答最为显著,而对呼肠孤病毒的应答最不明显.而且不难发现,感染4种病原菌后,血浆铜蓝蛋白基因在头肾中的表达都出现明显的上调.

  • 相关文献

[1]斑点叉尾血浆铜蓝蛋白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孟艳青,党广成,刘洋,王启龙,沙珍霞. 2013

[2]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袁科平,李荣. 2007

[3]半滑舌鳎体表色素细胞观察及POMC表达特性分析. 史学营,徐永江,柳学周,杨洪军,臧坤,史宝,李存玉. 2014

[4]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半滑舌鳎长链非编码RNA的初步鉴定与分析. 徐浩,徐锡文,周茜,陈松林. 2020

[5]施氏鲟精巢和卵巢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和差异表达EST的筛选. 陈金平,王斌,吴文化,梁冰,张树义. 2006

[6]大菱鲆神经肽Y基因克隆及其在工厂化养殖饥饿-投喂策略中的表达特征分析. 韩建,刘滨,姜志强,穆小生,雷霁霖. 2014

[7]反向NorthernBlotting对绵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ESTs的鉴定. 朱靖,杨娜娜,柳淑芳,杜立新. 2005

[8]反向 Northern Blotting 对绵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ESTs的鉴定. 朱靖,杨娜娜,柳淑芳,杜立新. 2005

[9]大菱鲆免疫球蛋白轻链IgL全长cDNA的分离、鉴定及表达分析. 王贤丽,张玉喜,孟亮,陈松林. 2010

[10]革胡子鲶的鰤诺卡氏菌感染. 王芳,常藕琴,颜远义,姜兰,刘春,李凯彬. 2017

[11]长江上游网箱养殖圆口铜鱼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的分离与鉴定(英文). 龙梦,李彤彤,江遥,张倩倩,张德峰,张富铁,王剑伟,李爱华. 2020

[12]一种吻蛭类大鱼蛭在大菱鲆鱼体上的感染. 雷霁霖,马爱军,王印庚,杨军勇. 2003

[13]A3α-肽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机能和抗病毒感染的影响. 陈国福,宋晓玲,黄倢,周进,王秀华,王广策. 2005

[14]壳聚糖硫酸酯提高凡纳滨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力的研究. 胡琳琳,房文红,高露姣,刘向阳,吴国忠. 2008

[15]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在拟穴青蟹体内增殖的研究. 周俊芳,房文红,胡琳琳,周帅,李新苍,朱磊. 2012

[16]肽聚糖制剂提高凡纳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力的研究. 宋晓玲,王秀华,陈国福,周进,刘莉. 2005

[17]大菱鲆热休克蛋白90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特征. 王婷婷,陈松林,孟亮,刘洋. 2010

[18]透明鲫—一个适合活体研究的鱼类模型. 李凯彬,汪学杰,常藕琴,刘春,王芳,马必勇,梁慧丽,吴淑勤. 2011

[19]刀额新对虾原代淋巴细胞培养及其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病理特征. 国子娟,王印庚,荣小军,廖梅杰,郭华荣,韩倩. 2014

[20]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与对虾的免疫防御反应. 宋晓玲,黄倢,王秀华,杨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