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土壤中细菌HC5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艳萍 1 ; 令利军 1 ; 赵瑛 1 ; 厚毅清 1 ; 马海霞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细菌;HC5;假单胞菌;马铃薯晚疫疫霉菌;抑菌活性

期刊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2095-6819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527-532

摘要: 为了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从马铃薯种植地的土壤中分离细菌,并通过平板对峙法,测定分离细菌对马铃薯晚疫疫霉菌的拮抗作用。经大量拮抗实验,筛选出一株细菌HC5,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抑菌试验结果表明,HC5菌株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黄瓜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马铃薯晚疫疫霉菌、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马铃薯晚疫疫霉菌的抑菌效果显著,抑菌率达89%。采用PCR方法对菌株HC5进行多种抗生素合成基因的检测,扩增到786 bp的硝吡咯菌素片段和587 bp的氢氰酸片段,表明菌株HC5能够代谢产生这两种抗生素,单一或协同发挥拮抗作用。研究表明,菌株HC5是一株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细菌。

  • 相关文献

[1]铜镍复合胁迫对鹰嘴紫云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姚宇恒,李景峰,南丽丽,郭全恩,曹诗瑜. 2024

[2]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 刘高远,郭天文,谭雪莲,马得祯,张国宏,陈光荣. 2014

[3]不同栽培措施对连作马铃薯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谢奎忠,陆立银,罗爱花. 2012

[4]甘肃部分特色农产品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 李瑞琴. 2005

[5]萎缩芽胞杆菌MQ19ST15鉴定及对甘蓝枯萎病的盆栽防效. 陈云云,李惠霞,张海英,徐生军,刘永刚. 2021

[6]河西走廊盐碱土壤中抗马铃薯干腐病放线菌的筛选鉴定. 牛世全,李渭娟,李海云,惠娜娜,龙洋. 2017

[7]几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活性. 王玉灵,胡冠芳,牛树君,赵峰,余海涛. 2024

[8]甘南高寒草甸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 刘旻霞,马建祖. 2012

[9]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植物修复研究综述. 马彦. 2016

[10]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杨钊,尚建明,陈玉梁. 2019

[11]陇东旱地苹果园不同地面覆盖模式的水分与养分效应. 尹晓宁,董铁,孙文泰,牛军强,刘兴禄,马明. 2021

[12]胡麻/小麦间作与胡麻-小麦轮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王立光,叶春雷,陈军,李进京,罗俊杰. 2021

[13]98%棉隆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 梁宏杰,吕和平,高彦萍,吴雁斌,王敏,赵康,张武. 2021

[14]新垦旱地土壤快速培肥技术规程. 张平良,郭天文,曾骏,刘晓伟,李城德,谭学莲,张美兰. 2020

[15]2种消解土壤中全磷的前处理方法比较. 陶海霞. 2020

[16]甘肃民勤荒漠区两种主要固沙植物影响下的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吕燕红,赵瑛,张艳萍. 2020

[17]施氮和土壤水热条件对休耕季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刘姝彤,马忠明,王智琦,赵凡,金军民. 2020

[18]西北春小麦和麦田土壤中15种常用农药残留的检测. 史雪岩,王海光,王文卓,张慧慧,陈安琪,刘丰茂,陈宏灏,曹世勤,高金. 2020

[19]静宁县葫芦河流域无公害苹果产地土壤重金属调查与评价. 张环,张志斌. 2009

[20]兰州百合种植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李瑞琴,于安芬,白滨,徐瑞,丁文姣.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