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宁运旺 1 ; 张辉 1 ; 许仙菊 1 ; 马洪波 1 ; 张永春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甘薯;小麦;轮作;钾肥运筹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935-9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薯麦轮作是我国甘薯种植的主要模式,施钾对甘薯、小麦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本文研究了薯麦轮作中钾肥最佳运筹方案,以便更好地发挥钾肥效益。【方法】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位于南京的六合基地连续进行了三年田间定位试验,在周年钾肥投入总量K_2O 270 kg/hm~2的前提下,设置5个甘薯(S)/小麦(W)钾肥分配量处理,分别为S0W270、S90W180、S135W135、S180W90、S270W0,重复三次。调查了产量、产量组成和生物量分配,测定了吸钾量、钾生理效率和钾表观平衡。【结果】钾肥分配量显著影响甘薯的块根产量、单株薯数、单个薯重、冠根比、吸钾量和钾生理效率,而对小麦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草谷比、吸钾量、钾收获指数和钾生理效率均无显著影响。甘薯产量和周年产量均以钾肥全部施于薯季的S270W0处理最高,全部分配于麦季的S0W270处理次之,S270W0的甘薯产量和周年产量比薯麦两季分配的S90W180、S135W135、S180W90处理提高20.7%~24.5%(P<0.05)和17.8%~20.9%(P<0.01),S0W270的分别提高了9.9%~13.4%(P>0.05)和8.2%~11.0%(P>0.05)。S270W0处理的单株薯数和单个薯重分别比钾肥施两季的处理高5.2%~10.4%和8.5%~30.6%(P<0.01),是其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S0W270处理的单株薯数比这三个处理高18.9%~24.8%(P<0.001),但单薯重低于其他处理,较高的单株薯数是该处理甘薯增产的主要原因。S180W90和S270W0处理甘薯整株吸钾量比S90W180和S0W270高出9.7%~16.1%(P<0.05)。随薯季施钾量增加,甘薯冠根比先增后减(P<0.001)、钾生理效率先减后增(P<0.01)、钾收获指数和商品率变化较小(P>0.05)。甘薯吸钾量平均为K_2O 228.0 kg/hm~2,是小麦的2.3倍;钾收获指数平均为0.55,是小麦的5.5倍。薯蔓中储存的钾占甘薯吸钾量的46.6%,薯蔓还田可满足小麦对钾的需求;麦秸中贮存的钾占小麦吸钾量的91.0%,麦秸还田只能满足甘薯吸钾量的39.5%。本研究施钾量下,秸秆不还田,甘薯和小麦年均携出土壤的钾达K_2O 327.9 kg/hm~2,年末土壤速效钾呈快速下降,三个轮作周期后土壤速效钾降低49.2%;秸秆和薯蔓完全还田条件下,薯麦轮作施钾量为K_2O 134.3 kg/hm~2时即可保持土壤钾素平衡。【结论】薯麦轮作中,以钾肥单施于甘薯上,可显著增加单株薯数和单个薯重,增加甘薯产量和周年产量。全部钾肥施于甘薯上,薯蔓还田可以满足小麦的钾素营养。麦秸和薯蔓完全还田条件下,可适当减少钾肥的投入,年施K_2O 134.3 kg/hm~2时即可保持钾素平衡。供试地区土壤和管理条件下,钾肥的管理模式建议为"秸秆还田+适宜施钾量+钾肥全部施于薯季"。
- 相关文献
[1]有机水稻—红花草轮作对有机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亚柏. 2014
[2]钾肥运筹对高品质棉不同部位棉铃对位叶养分分配的影响. 杨峰,肖建,栾娜,张祥,王永慧,陈德华. 2010
[3]淮北黄潮土长期轮作的磷肥合理施用. 张爱君,张明普. 2000
[4]甘蓝类蔬菜—水稻轮作无公害生产模式. 秦文斌,涂安君,黄海溶,王志建,戴忠良,孙春青. 2012
[5]大棚辣椒——水稻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顾大路,孙爱侠,吴传万,杨文飞,杜小凤. 2018
[6]黄瓜、红辣椒-水稻轮作模式对连作障碍的影响. 张红叶,杨文飞. 2017
[7]连云港市温室切花轮作及高效种养模式的构建. 朱朋波,赵统利,邵小斌,刘兴满,汤雪燕,孙明伟. 2013
[8]江苏省沿海地区棉花—水稻轮作研究. 王景宏,王凯,左文慧. 2008
[9]不同轮作模式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 顾大路,王伟中,孙爱侠,杨文飞,杜小凤,吴传万,彭杰. 2016
[10]日光温室淮安红椒-水芹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顾大路,吴传万,杜小凤,杨文飞,曹凯歌. 2014
[11]江苏几种稻菜轮作高效生产模式. 齐乃敏,仲秀娟. 2017
[12]水稻-花生轮作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和病虫草害的影响. 卞能飞,王晓军,孙东雷,王幸,徐泽俊,齐玉军,邢兴华,俞春涛. 2018
[13]水稻—花生轮作对不同花生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和病虫草害的影响. 卞能飞,王晓军,孙东雷,王幸,徐泽俊,齐玉军,邢兴华,俞春涛. 2018
[14]滩涂梭鱼和油菜品种CH12轮作的高效技术研究. 李国峰,周辑成,顾军,李茜. 2009
[15]连云港地区球根经作“唐菖蒲—洋葱”高效轮作模式研究. 朱朋波,邵小斌,孙明伟,王江英,赵统利,汤雪燕. 2019
[16]设施草莓和西瓜紧密轮作栽培技术. 张文刚,李军. 2019
[17]玉米多元种植模式的应用现状. 孔令杰,郑飞,陈艳萍,赵文明,袁建华. 2020
[18]不同种植模式对栝楼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徐筋燕,何晓兰,邵明灿,万云龙,郭万君,施苏配,杨中海,潘明如,郭书巧. 2024
[19]江苏沿海地区稻(藜)轮作栽培技术要点. 庄东英,李亚芳,陈满霞,沈业松,闫凯旋,陈镭. 2022
[20]苏北地区厚皮甜瓜、大蒜、甜玉米周年高效栽培模式. 高传清,张翠玲,张慧敏,陈月桂,姚协丰,包卫红,杨海峰.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土壤含盐量对滨海盐渍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和淋失特征的影响
作者:董岳;胡奕婷;张辉;徐聪;聂亚锋;马艳;汪吉东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土壤盐分;硝化作用;硝态氮淋失;氮素迁移转化
-
噬菌体与细菌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万启旸;包红朵;张辉;朱树娇;王冉;周艳
关键词:噬菌体;细菌生物膜;抗菌;噬菌体应用
-
不同腐熟粪肥对东台西瓜产质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夏阳洋;荀贤玉;孟爱红;何玲玲;马洪波
关键词:东台西瓜;腐熟粪肥;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质
-
生物质炭和有机肥配施对水稻土溶解性有机质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作者:梁栋;周巧林;张辉;马洪波;宁运旺;张永春;徐聪;焦加国;汪吉东
关键词:生物质炭;有机肥;溶解性有机质;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交互作用
-
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薯源库关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石琨;袁洁;叶佳敏;于倩倩;黄卉;汪吉东;朱国鹏;徐聪;张辉;张永春
关键词:甘薯;丛枝菌根真菌;源库关系;根际效应;养分吸收
-
甘薯连作障碍发生的土壤养分因素探讨
作者:许仙菊;姜晓蕊;陈丹艳;张永春;汪吉东;冯冰;钟月华
关键词:连作年限;甘薯;土壤养分;障碍因素;土壤酸化
-
复合噬菌体与枯草芽孢杆菌对肠道产气荚膜梭菌的抑制效果及免疫代谢功能
作者:吴立婷;黄偲偲;张辉;余祖功;包红朵;王永娟
关键词:蛋鸡;噬菌体;枯草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肠道菌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