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薯几丁质酶的分离与纯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美艳 ; 王景景 ; 谢逸萍 1 ; 张健;

作者机构: 1.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甘薯;黑斑病;几丁质酶;分离;纯化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7 年 45 卷 18 期

页码: 186-1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高抗甘薯黑斑病品种南京-92块根为材料,从染菌6 d的甘薯块根中得到粗酶液;经热变性、硫酸铵分级沉淀后,采用高流速二乙基氨基琼脂糖交换剂(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出3个蛋白峰,活性检测可知峰2为活性峰;将峰2经葡聚糖凝胶G-75(Sephadex G-75)凝胶层析纯化后得到4个蛋白峰;将具有几丁质酶活性的峰2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凝胶上显示2条蛋白条带,分别割胶纯化测定活性,然后将有活性的条带进行10%、12%PAGE电泳,均显示为单一条带;本试验分离纯化过程中得到了电泳纯级的几丁质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甘薯块根抗黑斑病酚类物质代谢的研究. 刘美艳,孙厚俊,王景景,王考艳,申杰,刘丹,张健,谢逸萍. 2012

[2]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对甘薯黑斑病的生物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初探. 王波,周涧楠,黄忠勤,丁震乾,常勇,苏在兴,周兴根. 2017

[3]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中黑斑病菌培养方法研究. 禹阳,贾赵东,马佩勇,郭小丁,谢一芝,边小峰. 2017

[4]一种甘薯黑斑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 孙厚俊,赵永强,谢逸萍,徐振. 2013

[5]一种苗期甘薯黑斑病精准抗性鉴定方法. 杨冬静,谢逸萍,孙厚俊,张成玲,马居奎. 2019

[6]甘薯黑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贾赵东,郭小丁,尹晴红,嵇小琴,谢一芝. 2011

[7]甘薯品种抗黑斑病鉴定及其遗传趋势. 谢一芝,尹晴红,戴起伟,邱瑞镰,吴纪中. 2003

[8]甘薯抗黑斑病种质资源的研究及育种利用. 贾赵东,谢一芝,尹晴红,郭小丁,嵇小琴. 2010

[9]磷脂酶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王道营,张牧晗,张露娟,刘芳,诸永志,徐幸莲,徐为民,曹建民. 2012

[10]蛹虫草子实体中抗氧化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邵颖,张传丽,周扬. 2015

[11]甘薯β-淀粉酶的纯化和特性研究. 李莹,周剑忠,黄开红. 2009

[12]外源褪黑素提高草莓黑斑病抗性的效果和作用机制初探. 孙子荀,倪照君,高志红,乔玉山,万春雁,古咸彬. 2020

[13]砂梨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鉴定和评价. 蔺经,杨青松,李小刚,颜志梅,盛宝龙. 2006

[14]月季黑斑病病情相关内源激素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吕春华,王昊,马丽,叶胜德. 2024

[15]豆梨NAC转录因子基因PcNAC1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功能初探. 阚家亮,马娜,王彤,刘廷利,王金彦,杨郁文,蔺经,常有宏. 2017

[16]4个早熟梨品种叶片对黑斑病的抗病性评价及与抗氧化酶的关系. 王宏,马娜,蔺经,杨青松,李晓刚,常有宏. 2019

[17]甘蓝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刘志刚,余方伟,张伟,于利,李建斌,王神云,宋江华. 2023

[18]生防菌菌株C8-8产几丁质酶的条件研究. 刘邮洲,陈志谊,刘永峰. 2006

[19]细菌几丁质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钟万芳,丁少军. 2012

[20]黏质沙雷氏菌3种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预测. 钟万芳,郭慧芳,丁少军,方继朝.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