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不同来源蟹种周年生长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沐子 1 ; 许志强 1 ; 丁淑燕 1 ; 陈乙荣 2 ; 郭礼中 3 ; 葛家春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2.高淳县固城湖石臼湖管理委员会

3.扬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长江水系;形态特征

期刊名称: 水产养殖

ISSN: 1004-2091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1-7

摘要: 本研究对长江口天然大眼幼体培育蟹种、长江天然蟹种和中华绒螯蟹选育蟹种群体进行了成蟹养殖对比(下文分别简称为养殖蟹、天然蟹和选育蟹),养殖蟹为长江口天然蟹苗经人工培育而成的蟹种,天然蟹为采自江苏扬中长江段的天然蟹种,选育蟹为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选育的"荷兰蟹"F4代。根据国家标准GB/T 19783-2005《中华绒螯蟹》,采集3个群体额宽、第一侧齿宽、背甲后半长、体高、III步足长节、前节长、IV步足指节长、头胸甲长、体重等数据,计算主要形态性状比值。发现:1头胸甲长和体重关系式为:雌性:W=0.5717×L 2.9972;雄性:W=0.4767×L 3.1739;2额宽、第一侧齿宽与头胸甲长比值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天然蟹群体性别间差异显著;3背甲后半长/头胸甲长呈现"N"型波动,选育蟹群体性别间差异较大;4体高/头胸甲长持续增加,选育蟹该比值优于另两个群体,养殖蟹和天然蟹群体雄蟹在最后一次蜕壳前后此比值有所回落;5第III步足长节长/头胸甲长随时间呈"V"型变化,在第三次蜕壳前后达到最低值随后增加,其中养殖蟹群体时间,性别,以及交互作用三个指标差异都极显著;6头胸甲长、头胸甲宽、体高、第III步足长节长等可作为快速比较长江种群河蟹的规律性的指标。试验表明,长江江段天然蟹种群体有较好的养殖潜力,经人工养殖,重要的经济指标----体高比例已接近养殖蟹;多代选育的选育蟹群体生长快、个体大,具有良好的养殖前景,为今后充分开发利用长江水系河蟹资源,进一步开展河蟹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资料和数据积累。

  • 相关文献

[1]中华绒螯蟹家系规模化构建初探. 邓燕飞,夏爱军,潘建林,李跃华,柏如发,朱清顺. 2017

[2]螺蛳替代商品饲料比例对中华绒螯蟹产量和水质的影响. 王海候,沈明星,陆长婴,施林林,周新伟,金梅娟. 2015

[3]中华绒螯蟹营养生理学研究进展. 孙金秋,徐莞媛,高焕,阎斌伦. 2018

[4]中华绒螯蟹生态育苗池塘细菌群落分析. 徐宇,邓燕飞,杨志强,葛家春,杨鸢劼. 2019

[5]低聚壳聚糖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体成分、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张干,张瑞强,令狐克川,周维仁,姜滢,周岩民. 2020

[6]小剂量中子刺激对中华绒螯蟹扣蟹抗逆能力的影响. 罗克勇. 2008

[7]中华绒螯蟹的低剂量中子刺激生长研究. 罗克勇,刘春泉,许立新,彭张记. 2006

[8]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中华绒螯蟹基因组大小. 朱泽远,杨杰,施用晖,乐国伟. 2007

[9]苏北地区不同暂养阶段雄性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变化分析. 吴春,单金峰,周翰林,王信海. 2023

[10]高效中华绒蟹微卫星文库的构建及其七个位点的特征分析. 朱泽远,顾洪如,施用晖,乐国伟. 2008

[11]低剂量中子刺激对中华绒螯蟹抗病性的作用. 罗克勇,刘春泉,许立新. 2006

[12]南粳9108水稻-中华绒螯蟹共作模式下水体理化指标与生长动态分析. 王伟,顾海龙,胡中泽,王显,冯亚明,张培通,焦庆清. 2017

[13]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蟹塘水质受投喂量影响的关系分析. 金晶,毛星,戴红君,刘杨,任妮. 2022

[14]生物絮团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免疫力、营养品质及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吴春,王宣朋,张高伟,王信海. 2023

[15]中华绒螯蟹套养2季青虾技术操作规程. 王信海,姜爱兰,丁辰龙,叶建勇,蔺玉华. 2016

[16]中华绒螯蟹数量和规格的计算机识别. 张云,杨宏伟,刘梅林,罗克勇. 2005

[17]小剂量中子刺激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的生长效应. 罗克勇,刘春泉,许立新. 2008

[18]淮北地区直播稻田杂草稻的特征特性及防除技术. 李茹. 2009

[19]江苏句容地区发现三叶草斑潜蝇初报. 肖婷,郭建,朱桂梅,杨敬辉,潘以楼. 2009

[20]南通雀舌罗汉松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技术. 谈峰,李玉娟,曹玉星,李敏,张健.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