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桃果实发育阶段肉色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的变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颜少宾 1 ; 蔡志翔 1 ; 俞明亮 1 ; 张妤艳 1 ; 马瑞娟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桃;果实;肉色;类胡萝卜素;发育阶段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03 期

页码: 191-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分析不同肉色类型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成分的变化特点及其颜色差异形成的因素,选择‘半斤桃’(红肉)、‘图八德’(黄肉)、‘正姬’(白肉)桃品种为试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桃果实类胡萝卜素及其组分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桃果实的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为叶黄素、玉米黄素、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2)随着果实的发育,‘半斤桃’和‘正姬’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逐渐降低,而‘图八德’则是先降低后上升,且明显高于前二者;3种类型桃果实的叶黄素均逐渐降低,果实成熟时接近0;玉米黄素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值;‘半斤桃’和‘正姬’的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图八德’的β-隐黄质含量先升后微降最后上升、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则逐渐增加,且均在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值。(3)‘图八德’成熟果实中的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占5个成分之和的75.99%。研究表明,桃果实肉色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与成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其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

  • 相关文献

[1]甘薯块根类胡萝卜素与薯肉色的研究. 蔺定运,李炜,刘晓阳. 1989

[2]黄肉桃果实发育阶段类胡萝卜素的变化. 颜少宾,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2013

[3]桃3种颜色果肉中10种酚类物质的测定及比较. 严娟,蔡志翔,沈志军,张斌斌,钱巍,俞明亮. 2014

[4]不同类型桃种质资源主要酚类物质含量评价. 蔡志翔,严娟,宿子文,徐子媛,张明昊,沈志军,杨军,马瑞娟,俞明亮. 2022

[5]3种果肉颜色桃原花青素积累. 严娟,宋志忠,蔡志翔,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 2018

[6]桃三种肉色类型果实抗氧化因子的比较评价. 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许建兰,蔡志翔,倪林箭,颜少宾. 2012

[7]桃肉色、果皮茸毛性状的SSR标记筛选. 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宋宏峰. 2014

[8]套袋对桃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颜少宾,金光,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2019

[9]桃果实类胡萝卜素测定方法的研究. 颜少宾[1,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2012

[10]桃树冠不同部位果实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 丁云龙,张斌斌,陈星星,王娜,严娟,马瑞娟,俞明亮,姜卫兵. 2019

[11]桃树体不同部位果实着色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丁云龙,张斌斌,严娟,马瑞娟,姜卫兵. 2019

[12]南京地区2010年春季气候对桃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蔡志翔,马瑞娟,俞明亮,沈志军. 2011

[13]桃果实花色素苷积累与ABP1、ARF6表达分析. 焦云,马瑞娟,沈志军,严娟,俞明亮. 2015

[14]桃果实中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严娟,沈志军,蔡志翔,俞明亮. 2014

[15]温室礼品西瓜发育动态模拟模型. 徐刚. 2004

[16]鸭肉宰后肌肉色差研究性分析. 周志刚. 2014

[17]辐照处理对盐水鸭和烤鸭品质的影响. 张扬,赵永富,常国斌,冯敏. 2017

[18]肌红蛋白理化性质及肉色劣变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朱宏星,孙冲,王道营,徐为民,葛庆丰. 2019

[19]放牧饲养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 张惠,闫俊书,宦海林,徐小明,庄新娟,田光洪,张延召,周维仁. 2011

[20]不同冷却方式对冷鲜鸡冷却效率·卫生质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合叶,赵永富,冯敏.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