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微波干燥对野生荠菜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丽 1 ; 薛妍君 2 ; 邓金花 2 ; 刘臣 2 ; 俞莉 2 ; 汝骅 2 ; 董明辉 2 ; 郁志芳 2 ;

作者机构: 1.苏州市职业大学

2.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关键词: 微波干燥;野生荠菜;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品质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15 年 08 期

页码: 226-2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以野生荠菜为材料,研究不同微波干燥工艺对野生荠菜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采用120 W、240 W、360 W、480W、600 W和700 W微波功率干燥野生荠菜,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不同微波干燥功率的荠菜样品进行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干燥导致荠菜鲜样中的特征醇类化合物如叶醇、反式-2-己烯-1-醇、2,6-二甲基环己醇等的含量大大降低,醛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总体略有下降,但异戊醛、(E)-2-戊烯醛、正辛醛和苯乙醛含量增加;亚硝酸异戊酯和2-甲基-戊酸乙酯的含量增加;新增酸类如: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酸、己酸、辛酸等,苯乙烯、环十四烷等烃类化合物消失。品质试验表明,480W干燥条件下荠菜干制品感官品质较好,叶绿素和Vc的保留率分别高达67.14%和71.20%,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种类最多,挥发性物质保留率高达93.68%,其中醇类和醛类物质的保留率均较高,β-紫罗兰酮的保留率高达84.21%,

  • 相关文献

[1]真空干燥对野生荠菜品质的影响. 张丽,薛妍君,邓金花,杨代凤,董明辉,郁志芳. 2015

[2]HS-SPME-GC/MS测定不同温度真空干燥对荠菜香气的影响. 张丽,薛妍君,刘腾飞,董明辉,郁志芳. 2015

[3]发酵鱼肉香肠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迟明旭,王帆,韩德权,李春阳. 2013

[4]超声预处理对荠菜微波干燥品质的影响. 仇徐亮,冯蕾,聂梅梅,刘春泉,李大婧,张钟元,李建林,邱晓峰,唐冬妹. 2024

[5]青香蕉微波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沈素晴,徐亚元,李大婧,张钟元,肖亚冬,聂梅梅,刘春菊,郑铁松. 2022

[6]果蔬微波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江宁,刘春泉,李大婧,金邦荃. 2008

[7]苏香粳大米的风味特征和品质分析. 马佳佳,乔中英,黄桂丽,孙灵湘,隋思瑶,王毓宁. 2022

[8]不同产地荸荠种杨梅挥发性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徐磊,郜海燕,房祥军,陈杭君,吴伟杰,周剑忠,李绍振,陈晶晶. 2019

[9]全有机营养液基质袋栽优质西瓜品种的筛选. 常佳悦,王雪威,孙玉东,李建明. 2023

[10]部分徐麦品种(系)馒头的挥发性物质和质构分析. 刘立伟,刘东涛,马红勃,张会云,王静,冯国华. 2023

[11]不同品种毛豆脆粒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差异分析. 姜晓青,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 2014

[12]基于电子鼻和GC-MS对优质稻谷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万忠民,张崇彬,邓铭杰,马佳佳,李心悦,刘兵. 2022

[13]紫薯粉膳食纤维复合挂面与普通挂面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 张文婷,钮福祥,孙健,朱红,岳瑞雪,张毅,徐飞,王洪云. 2020

[14]小黑麦在苏南农区草牧业的生产利用研究. 周卫星,白淑娟,程云辉,钟小仙. 2004

[15]不同水稻茬口及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 2011

[16]双低甘蓝型油菜淮宁2号的选育. 刘葛山,赵祥祥,严卫古,孙华光,钱敏珍. 1999

[17]NaCl胁迫和采摘期对枸杞幼苗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 朱小梅,洪立洲,刘兴华,王茂文,丁海荣,刘冲,赵宝泉,邢锦城,董静. 2016

[18]播种期和摘心处理对波斯菊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姚悦梅,潘永飞,戴忠良,张振超. 2009

[19]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机插秧茬口“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 2016

[20]棉花花铃肥施用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潘群斌,狄文枝,金芝芳,周步海,蔡立旺,戚永奎. 199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