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药剂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鲁海菊 1 ; 徐聪梅 1 ; 李河 1 ; 田学军 1 ; 郑肖兰 2 ;

作者机构: 1.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万寿菊;叶斑病;生物学特性;药剂筛选;生长速率法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11 期

页码: 157-1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万寿菊叶斑病病菌WY1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酸碱度、光照和湿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在室内筛选有效抑菌药剂。结果表明:该病原菌最佳培养条件为玉米琼脂培养基,以葡萄糖为碳源,甘氨酸为氮源,最适温度为25℃,最佳pH值为10,全光照,最适湿度范围为50%~60%。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较好,抑制率达100%。此结论可为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鲁海菊,潘柳君,李河,王传铭,郑肖兰. 2015

[2]鱼尾葵叶斑病病原菌的基础生物学特性. 郑肖兰,余贤美,吴伟怀,李锐,鄢小宁,韩佳宇,贺春萍. 2009

[3]油棕苗期叶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兴玉,谢昌平,李静,冯朝阳,曾宪海,田婉莹,沈会芳,覃新导. 2014

[4]海南省南繁区玉米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郑肖兰,赵爽,韩小雯,习金根,郑金龙,梁艳琼,吴伟怀,李锐,贺春萍,易克贤. 2018

[5]大蒲葵叶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唐庆华,宋薇薇,余凤玉,朱辉,牛晓庆,韩超文,吴多扬,覃伟权. 2011

[6]海南假臭草叶斑病菌分离及生物学特性. 杨叶,张宇,王兰英,王萌,李超萍. 2012

[7]海南三药槟榔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李博勋,王延丽,谢昌平,时涛,黄贵修. 2014

[8]澳洲坚果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柳凤,杨顺锦,詹儒林,赵艳龙. 2011

[9]锯叶棕苗期叶斑病菌(Calonectria pteridis)生物学特性及其对11种杀菌剂的毒力反应. 郑丽,杨威,覃新导,田婉莹,李静,谢昌平. 2014

[10]辣椒新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裴月令,孙燕芳,冯推紫,陈园,龙海波. 2021

[11]云南省蒙自市辣椒黑斑病初步研究. 曾垄钢,鲁海菊,王栋,郑肖兰,杨杰. 2015

[12]云南省石榴干腐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鲁海菊,李河,史淑義,田学军,郑肖兰. 2017

[13]海南异歧蔗蝗生物学习性及4种农药对其毒力测定. 卢芙萍,赵冬香,黄黎光,王爱萍,陈青. 2011

[14]解淀粉芽孢杆菌ck-05发酵液的抑菌活性. 刘小玉,付登强,刘立云,齐兰. 2021

[15]低聚糖素对香蕉叶斑病防病增产试验. 杨公正,肖倩莼,余卓桐,洪彭智. 2004

[16]海南水葫芦病原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王兰英,杨叶,胡坚,胡美姣. 2011

[17]世界香蕉叶斑病防治研究进展. 李晓娜,张慧坚,曾小红,李一萍,曾安逸,谢龙莲,董定超,曾筱芬. 2018

[18]云南木薯一种叶斑病病原的分离鉴定. 段春芳,黄贵修,李超萍,时涛,郭容琦,李月仙,刘倩,严炜,娄予强,张林辉,刘光华. 2012

[19]低聚糖素对香蕉叶斑病防病增产试验. 杨公正,肖倩莼,余卓桐,洪彭智. 2003

[20]春雷霉素与松脂酸铜复配防治槟榔叶斑病的效果研究. 吴朝波,任承才,朱明军,韩文素,芮凯,吕朝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