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利锋 1 ; 马娟 1 ; 王浩 1 ; 曹言勇 1 ; 李晶晶 1 ; 贾腾蛟 1 ; 杨继伟 1 ; 李会勇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3465-34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合理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提高玉米群体抗性、产量及品质。本研究利用3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在拔节期(8叶期)喷施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宝钗”和“灵芝素”),分析不同调节剂喷施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宝钗”可优化株型、提高抗倒伏性能,“灵芝素”能够增加品种果穗结实性及出籽率、提高产量。单就玉米品种来讲,‘郑单7137’和‘郑单7153’产量表现优异,尤以‘郑单7137’籽粒含水量最低,具有更好的籽粒机械化收获潜力。本研究提出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套实施,可优化群体株型、提高综合抗性,更能充分发挥优异品种的增产潜力,最终实现高产稳产。

  • 相关文献

[1]遮阴条件下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的增产效应.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夏来坤,朱卫红,李川. 2013

[2]河南省育成花生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董文召,张新友,汤丰收,韩锁义. 2011

[3]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唐保军,丁勇. 2008

[4]遮阴对黄淮海玉米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燕树锋,齐建双,铁双贵,岳润清,韩小花,卢彩霞. 2016

[5]河南省弱春性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分析.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崔党群,詹克慧. 2010

[6]周口生态区12个芝麻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王瑞霞,张春花,孙玉霞,杨光宇,苗红梅,高树广,徐东阳,雷亚柯,李伟峰. 2019

[7]1978-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成效研究Ⅲ.抗枯、黄萎病及农艺性状的改良. 唐中杰,李武,谢德意. 2011

[8]不同品种、施氮量、种植密度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品质的影响. 范艺宽,毛家伟,叶红朝. 2013

[9]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101”农艺性状及其特点. 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杨会民,杨攀,晁岳恩,周正富,刘加平,李巍,徐福新. 2015

[10]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研究. WANG Li-feng,王利锋,LI Hui-yong,李会勇. 2008

[11]玉米农艺性状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臧贺藏,赵巧丽,李国强,张杰,赵晴,胡峰,郑国清. 2019

[12]黄淮海玉米主栽品种耐阴性比较研究. 燕树锋,刘海芳,铁双贵,卢彩霞,齐建双,岳润清,韩小花,郭书磊. 2017

[13]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魏昕,孔凡杉. 2010

[14]拔节期干旱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抗旱性分析. 郭金生,曹丽茹,张新,张前进,魏昕,王振华,鲁晓民. 2020

[15]不同氮肥模式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物质积累与产量效益特性研究. 臧贺藏,王言景,张杰,胡峰,李国强,郑国清. 2015

[16]耐密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郑单538的选育. 唐保军,丁勇,李会勇,李丽华,赵霞,王利锋,曹言勇,赵发欣,王浩. 2011

[17]黄淮海区域两个不同生育期夏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比较. 张莹莹,卢道文,孙海潮,牛永锋,董文恒,李永江,张盼,张晓辉,庞文喜,史丽丽,张君,唐保军. 2022

[18]2005~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分析——以水稻、玉米和小麦品种类为例. 卓文飞,康世云,张会芳. 2015

[19]玉米新品种郑单7167的选育. 王利锋,王浩,周柯,曹言勇,李晶晶,杨继伟,贾腾蛟,李会勇. 2022

[20]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晓菁,李中方,臧贺藏,张杰,胡峰,李国强,冯晓,赵晴,郑国清.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