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野葛与粉葛淀粉的结构及物化特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卢紫君 1 ; 蔡芳 2 ; 王少华 2 ; 何建军 2 ; 施建斌 2 ; 蔡沙 2 ; 隋勇 2 ; 熊添 2 ; 陈学玲 2 ; 范传会 2 ; 梅新 2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葛根淀粉;成分;结构;物化特性;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109-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文对比野葛和粉葛两种葛根淀粉成分、物化特性,两种淀粉及其各自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结构特性,结果表明:野葛、粉葛淀粉的脂肪、粗纤维、灰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淀粉、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野葛、粉葛淀粉平均粒径分别为26.15μm、8.65μm,野葛、粉葛淀粉晶型均为C型,野葛、粉葛直链淀粉晶型均为V型,野葛、粉葛支链淀粉均属无定型结构;野葛淀粉糊透光率低于粉葛淀粉,而白度却高于粉葛淀粉;野葛淀粉溶解度与吸水膨胀性高于粉葛,两者凝沉稳定性变化趋势相同,差异不明显;野葛To、Tc分别为59.06℃、75.24℃,均低于粉葛的73.24℃、85.64℃,淀粉糊老化处理3 d、7 d后,野葛老化度分别为18.88%、42.00%,显著低于粉葛的63.45%、85.90%;野葛淀粉凝胶回复性为18.45%,显著高于粉葛淀粉的12.73%,而野葛淀粉硬度为10.53 g、粘性为11.20 g、咀嚼性为3.14 g均显著低于粉葛淀粉的12.55g、20.71g和3.79g,两者弹性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总之,野葛与粉葛淀粉结构与物化特性之间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葛根淀粉应用及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颗粒特性及消化性比较. 宋哲,汪兰,何会,谢碧秀,刘佳群,孙智达. 2009

[2]紫薯全粉面条制作工艺研究. 梅新,施建斌,隋勇,何建军,蔡芳,蔡沙. 2018

[3]麦麸及麦麸膳食纤维常规粉碎和超微粉碎物化特性比较. 施建斌,隋勇,蔡沙,何建军,熊添,范传会,陈学玲,王少华,蔡芳,梅新. 2021

[4]不同处理条件下麦麸化学成分及物化特性比较. 熊添,何建军,蔡芳,王少华,施建斌,蔡沙,隋勇,陈学玲,范传会,家志文,梅新. 2022

[5]马铃薯渣膳食纤维物化特性的研究. 梅新,陈学玲,关健,施建斌,何建军. 2014

[6]山药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物化特性分析和应用. 鞠健,廖李,乔宇,陈学玲,王俊. 2016

[7]不同品种大米中蛋白质和脂肪对淀粉物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贾喜午,吴文锦,李新,丁安子,熊光权,乔宇,王俊,廖李,汪兰. 2016

[8]冻融循环处理对淀粉凝胶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汪兰,程薇,乔宇,廖李,于巍,杜欣,王少华. 2010

[9]筛分制备麦麸膳食纤维工艺及其物化特性研究. 梅新,程薇,张国真,施建斌,蔡沙,陈学玲,关健,何建军. 2015

[10]超微粉碎麦麸及其不同组分基本成分和物化特性分析. 张国真,何建军,姚晓玲,陈学玲,关健. 2014

[11]不同类型大米淀粉物化特性的研究. 蔡沙,何建军,徐瑾,施建斌,陈学玲,关健,蔡芳,包刚,李俊如,梅新. 2016

[12]超微粉碎对甘薯膳食纤维成分及物化特性影响. 梅新,木泰华,陈学玲,关健,何建军. 2014

[13]甘薯生全粉添加量对馒头制作工艺及品质的影响. 蔡沙,蔡芳,施建斌,隋勇,熊添,何建军,陈学玲,范传会,梅新. 2024

[14]马铃薯膳食纤维物化特性分析及其对马铃薯热干面品质的影响. 蔡沙,隋勇,施建斌,何建军,陈学玲,范传会,梅新. 2019

[15]不同品种甘薯全粉品质特性比较. 赵时珊,蔡芳,隋勇,熊添,蔡沙,邹浩峰,周德顺,陈学玲,何建军,梅新. 2022

[16]桑枝成分提取利用研究进展. 孙波,周洪英,吴洪丽. 2018

[17]红提澄清汁酶解及护色工艺. 鉏晓艳,李新,耿胜荣,廖涛,熊光权,王少华. 2014

[18]藕带成分与质构特性研究. 关健,陈学玲,薛淑静,何建军,梅新,程薇,王俊. 2013

[19]桑椹酿酒研究进展. 孙波,李勇,周洪英. 2011

[20]半夏不同栽培品的成分比较. 杨红兵,石磊,林先明,姚永秀,杨华,郭杰,刘海华.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