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文国樑 1 ; 李卓佳 1 ; 张家松 1 ; 曹煜成 1 ; 杨莺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病毒病;防控;养殖技术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1 年 38 卷 18 期
页码: 112-1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凡纳滨对虾病毒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针对病毒爆发的机制进行探讨,提出凡纳滨对虾病毒病防控技术,通过该技术可推迟病毒病的爆发时间,减少因病毒引起的死亡,提高养殖效益,提升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水平。
- 相关文献
[1]广东汕尾1年3茬池塘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文国樑,曹煜成,李卓佳,贾晓平,杨铿,陈永青,杨莺莺. 2007
[2]一对虾养殖场的多病原跟踪. 武和英,王秀华,杨冰,于党辉,黄倢. 2019
[3]三疣梭子蟹标志及室内养殖技术探索. 黄经献,邓光修,赵炳然,孙祥山,张迪,张传涛,杨洪成. 2011
[4]金钱鱼生物学及繁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杨尉,陈华谱,江东能,邓思平,吴天利,朱春华,李广丽. 2018
[5]中国经济海藻养殖技术概况与展望. 刘福利,牛建峰,隋正红,单体锋,王铁杆,唐贤明,梁洲瑞,逄少军. 2020
[6]鲆鲽类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贾磊,王群山,刘皓,刘克奉,王钢. 2019
[7]鲫鳏类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贾磊,王群山,刘皓,刘克奉,王钢. 2019
[8]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朱华平,黄樟翰,卢迈新,高风英,杨丽萍. 2009
[9]黑颈乌龟鉴赏与养殖技术(上)一鉴赏篇. 谢一荣. 2013
[10]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Bloch)养殖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陆忠康. 1998
[11]我国鲟鱼养殖设施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海耿,倪琦,刘晃. 2016
[12]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鳗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陶启友,郭根喜. 2006
[13]八种主要经济龟类简介及其养殖前景(一). 魏成清,陈永乐,朱新平. 2009
[14]斑点叉尾Hui的生物学及繁养殖技术. 王广军,任保振. 2002
[15]台湾省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养殖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陆忠康. 1990
[16]我国海水蟹类养殖现状与发展目标. 乔振国,马凌波,于忠利,王建钢. 2009
[17]长牡蛎养殖技术及常见问题. 廉伟,毛玉泽. 2010
[18]半滑舌鳎生物学特性与养殖技术. 颉晓勇,李加儿,李纯厚,区又君,陈利雄. 2009
[19]日本金枪鱼养殖现状. 邱卫华,李励年. 2008
[20]大菱鲆的引进和新型养殖产业的发展. 雷霁霖.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嗜酸乳杆菌对3种弧菌的拮抗效果及对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作者:刘钢;胡晓娟;苏浩昌;徐武杰;徐煜;文国樑;曹煜成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弧菌;拮抗;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
-
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泡沫体积与生物絮团及环境的关系
作者:宋逸飞;张家松;李贤;董登攀;宋协法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泡沫;环境因子;指示作用
-
LED光照对生物絮团模式下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作者:牛林洋;董宏标;郑晓婷;谭泽加;张家松
关键词:LED光源;生物絮团系统;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
-
光照在甲壳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牛林洋;董宏标;郑晓婷;曾祥兵;谭泽加;张家松
关键词:甲壳动物;养殖;光照;生理响应;行为活动
-
模拟运输胁迫对牛蛙幼蛙生理机能的影响
作者:梁雪莹;郑晓婷;陈秋羽;谢静怡;董宏标;李勇;杨金龙;陈成勋;张家松
关键词:牛蛙幼蛙;运输时间;存活率;血清生化指标;肝肠损伤
-
溶藻菌CZBC1在氯化物型盐碱水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研究
作者:胡晓娟;杨铿;文国樑;苏浩昌;许云娜;徐创文;徐煜;徐武杰;曹煜成
关键词:溶藻菌;铜绿微囊藻;蜡样芽胞杆菌;氯化物型盐碱水
-
南海岛礁鱼源产蛋白酶菌株热带芽孢杆菌BTZB2的特性研究
作者:胡晓娟;文国樑;徐煜;苏浩昌;徐武杰;陈作志;张殿昌;王晶晶;曹煜成
关键词:热带芽孢杆菌;产蛋白酶菌株;酶活力;金带齿颌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