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鹤鸣 ; 丁犁平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辣椒;种间杂种;细胞遗传学
期刊名称: 遗传学报
ISSN: 1673-8527
年卷期: 1997 年 024 卷 001 期
页码: 59-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该文分析了早椒和C;HINENSE 二亲本及F1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和中期Ⅰ期染色体配对的构型.结果表明;二亲本工粉母细胞减娄分裂染色体配对均正常,为12个二价体.F1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很不规则.其平均频率为单价体0.036,二价体9.18,三价体0.036,四价体0.80,六价体0.38.
- 相关文献
[1]东北草莓×凤梨草莓种间杂种一代的细胞遗传学观察与RAPD分析. 马鸿翔,陈佩度,余桂红,任丽娟. 2007
[2]陆地棉86-1(G.hirsutum L.)与辣根棉(G. armourianum Kearn.)种间杂种及其利用的研究. 钱思颖,周宝良,黄骏麒,彭跃进,顾立美,徐英俊,沈新莲. 1995
[3]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 2003
[4]非洲红茄与栽培茄种间杂种及其回交后代的鉴定. 庄勇,王述彬. 2011
[5]陆地棉与雷蒙德氏棉种间杂种后代的胚胎学观察. 彭跃进,钱思颖. 1989
[6]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种间杂种后代的ISSR分析. 宋波,陈龙正,徐海,郑涛,袁希汉. 2014
[7]栽培番茄×秘鲁番茄杂种再生株的诱导和鉴定. 吴鹤鸣,陆维忠,佘建明,周邗扬,徐鹤林,龙明生,余文贵,陆春贵. 1987
[8]普通番茄与秘鲁番茄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 徐鹤林,余文贵,龙明生,陆春贵,杨荣昌,吴鹤鸣,陆维忠,余建明,周邗扬. 1991
[9]美洲狼尾草和象草种间杂种的细胞学观察. 陈礼伟,杨运生. 1990
[10]象草与象草-美洲狼尾草种间杂种比较. 白淑娟,杨运生. 2002
[11]陆地棉与三裂棉、斯特提棉和A111种间杂种F_1的形态与细胞学. 周宝良,彭跃进,沈新莲,黄骏麒,钱思颖. 1996
[12]有棱丝瓜与普通丝瓜种间杂种后代的ISSR分析(英文). 宋波,陈龙正,徐海,郑涛,费月跃. 2015
[13]球茎大麦在大麦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Ⅱ.球茎大麦向栽培大麦的种质转移. 李浩兵,张德玉,仲裕泉,黄友圣,许如根,吕超,黄志仁. 1999
[14]番茄属种间杂种离体培养F_1植株的细胞学分析. 吴鹤鸣,陆维忠,余建明,周邗扬. 1993
[15]番茄种间杂种离体培养及F_1再生株的分析鉴定. 吴鹤鸣,陆维忠,佘建明,周邗扬,徐鹤林,龙明生,余文贵,陆春贵. 1990
[16]我国辣(甜)椒新品种选育和技术研究概述及发展方向. 钱芝龙. 2000
[17]保水蓄肥改土剂与氮肥结合对辣椒生长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XU Gang,徐刚,HAN Yu-ling,韩玉玲. 2012
[18]5-氨基乙酰丙酸对辣椒植株低温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 刘涛,郭世荣,徐刚,高文瑞,李德翠,王虹. 2010
[19]辣椒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在杂种一代中的遗传效应. 钱芝龙,孙洁波,丁犁平,袁彩尧. 1999
[20]辣椒幼苗灌根接种疫霉菌侵染后叶片基因差异表达谱分析. 宋虎卫,罗德旭,张云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早中熟辣椒新品种江蔬6号的选育
作者:刘金兵;王述彬;潘宝贵;孙洁波;丁犁平;赵华仑
关键词:辣椒;江蔬6号;一代杂交种
-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作者:王述彬;赵华仑;刘金兵;孙洁波;丁犁平
关键词: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杂交制种
-
甜椒CMS恢复系的创造及其杂种优势利用
作者:刘金兵;赵华仑;王述彬;潘宝贵;孙洁波;丁犁平
关键词: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甜椒;江蔬5号;杂种一代
-
早熟丰产辣椒新品种江蔬4号的选育
作者:刘金兵;孙洁波;王述彬;潘宝贵;丁犁平;赵华仑
关键词:辣椒;江蔬4号;一代杂种
-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优利用及制种技术研究
作者:王述彬;赵华仑;刘金兵;孙洁波;丁犁平
关键词: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杂优利用;杂交制种
-
中熟辣椒新品种江蔬3号的选育
作者:刘金兵;孙洁波;王述彬;丁犁平;赵华仑;潘宝贵
关键词:辣椒;江蔬3号;一代杂种
-
辣椒果实成熟过程中维生素C、辣椒素及干物质含量的变化
作者:刘金兵;赵华仑;孙洁波;丁犁平
关键词:辣椒;维生素C;辣椒素;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