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测定方法对聚维酮碘杀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璇 1 ; 张飞飞 1 ; 陈志永 1 ; 隗黎丽 1 ; 范玉顶 1 ; 张家奇 1 ; 徐敏 1 ; 汤百福 1 ; 刘彧 1 ; 钟其旺 1 ;

作者机构: 1.江西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聚维酮碘;嗜水气单胞菌;黄鳝;试管二倍稀释法;直接作用法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348-3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6株黄鳝源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作为受试菌,研究聚维酮碘在两种测定方法下的杀菌率、有效碘含量,及其对黄鳝的急性毒性,评价不同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及应用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在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和双倍浓度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聚维酮碘对6株菌的24h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为24g/L(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双倍浓度营养肉汤)。采用直接作用法时,5mg/L和10mg/L聚维酮碘在10min内的杀菌率分别为99.99%、100%。试管二倍稀释法中有效碘的含量(溶菌肉汤>营养肉汤>双倍浓度营养肉汤)也远低于直接作用法,且有效碘含量在24h后均下降。聚维酮碘对黄鳝的24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173.91mg/L,这一质量浓度远高于直接作用法测定的有效杀菌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性,且在黄鳝养殖中可安全使用。但其有效性易受有机物影响,故在水产养殖中推荐使用直接作用法来测定其有效杀菌质量浓度。

  • 相关文献

[1]诺氟沙星对溶藻弧茵和恩诺沙星对迟缓爱德华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房文红,周凯. 2005

[2]5种常用渔药对点篮子鱼幼鱼急性毒性试验. 邹雄,章龙珍,刘鉴毅,王妤,黄晓荣,庄平. 2012

[3]2种渔药对吉富罗非鱼幼鱼急性毒性研究. 孙博,刘琦,裘丽萍,瞿建宏,郑尧,陈家长. 2015

[4]几种常用消毒剂对杂色鲍幼鲍的急性毒性试验. 彭绪运,陈毕生. 2006

[5]四种常用药物对丁gui鱼种的毒性试验. 王广军. 2003

[6]沙蚕中弧菌种类、载量及杀菌药物作用效果. 苟紫玥,王秀华,杨冰,朱欣洁,席瑞,潘明超,胡希立. 2024

[7]黄鳝生态繁殖技术的研究. 邴旭文,徐跑. 2003

[8]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镜鲤溃疡病. 卢彤岩,杨雨辉,刘红柏. 2000

[9]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刘春,李凯彬,王庆,马必勇,卞荣玲. 2012

[10]水产源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性及QRDR基因突变分析. XUE Hui-juan,薛慧娟. 2012

[11]膨化豆粕替代不同比例鱼粉对黄鳝生长性能、体成分、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俊智,吕富,郇志利,刘庄鹏,胡毅,王萍,谢骏. 2015

[12]黄鳝Dmrt3基因在性腺中的甲基化差异. 宋颖,邴旭文,曹哲明,丁炜东. 2014

[13]黄鳝ghrelin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 阮国良,廖凯,杨代勤,邴旭文. 2016

[14]环境因子对黄鳝DMRT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吴秀林,丁炜东,曹哲明,刘旭,邴旭文. 2016

[15]黄鳝cGnRH-Ⅱ的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方平,李英文,胡炜,丁诗华. 2007

[16]黄鳝AQP1 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丁炜东,曹丽萍,曹哲明,邴旭文. 2012

[17]除草剂丁草胺对黄鳝的遗传毒性. 胡庚东,陈家长,吴伟,瞿建宏,范立民,吴进才. 2005

[18]黄鳝P-450芳香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俞菊华,吴婷婷,李建林,曹丽萍,夏德全. 2005

[19]中草药在促进黄鳝性腺发育中的应用前景. 赵庆凯,邴旭文,丁炜东. 2014

[20]5种不同花斑黄鳝肌肉品质的差异性分析. 文平,周运涛,喻亚丽,陈宏,吕磊,何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