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李社增
作者: 李社增 1 ; 鹿秀云 1 ; 张静 2 ; 高胜国 1 ; 马平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保定,071000
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430070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拮抗细菌筛选;生物防治;对峙培养法
会议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河北农业大学
页码: 229-232
摘要: 从小麦纹枯病病田土壤中分离到722株细菌,通过对峙培养法筛选出拮抗细菌397株,拮抗菌率为55.0﹪.细菌对小麦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以竞争作用为主,表现为菌株生长快,抑菌率高但抑菌带较窄,如菌株BNT-25抑菌效果可达100.0﹪,抑菌带仅为2mm;其二为抗生物质的产生,表现为菌株生长慢,菌落小,抑菌率高且抑菌带宽,如JJ-5菌株抑菌效果可达94.3﹪,抑菌带为12mm.选用18株抑菌作用良好的拮抗细菌在室内测定其防治小麦苗期纹枯病的效果.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相比,有9株拮抗细菌的防治效果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有15株拮抗细菌的防治效果达到了显著水平.在极显著水平中菌株NZT-47、MTT-8和DHT-1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45﹪、64.03﹪和58.89﹪,对小麦纹枯病表现了较高的防治效果;菌株HNT-7-16、BDT-94和BNT-28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3.47﹪、40.97﹪和40.97﹪,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NZT-47的防治效果最好.
分类号: S435.12`S476.11
- 相关文献
[1]小麦纹枯病生防菌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董立,马继芳,董志平. 2004
[2]河北省小麦土传病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张爱红,路银贵,邸垫平,田兰芝,段西飞,苗洪芹. 2010
[3]河北省小麦纹枯病病原菌分类及致病力测定. 高增玉,马继芳,董立,董志平. 2004
[4]河北省小麦纹枯病病原菌分类及致病力测定. 高增玉,马继芳,董立,姜京宇,啜会娥,董志平. 2005
[5]白僵菌在暗黑鳃金龟防治中的应用. 冯晓洁,刘春琴,蒲娜娜,刘艳涛,席国成,王庆雷. 2012
[6]水稻稻曲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马佳,张薇,耿雷跃,李海山,徐颖莹,张启星. 2016
[7]解淀粉芽孢杆菌ZJ01对苹果轮纹病菌抑制作用. 李扬,陈东玫,杨凤秋,赵国栋,贾林光,赵永波,张朝红. 2019
[8]利用微生物杀菌剂防治马铃薯黄萎病. 鹿秀云,赵卫松,白颖,马丽,张丽红,商俊燕,苏振贺,郭庆港,张晓云,王培培,闫磊,马平,李社增. 2020
[9]芽胞杆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马佳,李颖,胡栋,彭杰丽,贾楠,张翠绵,王旭,王占武. 2018
[10]葡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及有效成分分析. 杨佳瑶,张敏,申红妙,甄志先,毕秋艳,冉隆贤. 2018
[11]玉米茎基腐病防治研究进展. 沈广爽,于淑晶,郭宁,周贤龙,边强. 2021
[12]温度和光周期对管侧沟茧蜂寄生草地贪夜蛾效果的影响. 徐子英,路子云,杨小凡,冉红凡,李建成,李文香. 2021
[13]2种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效果. 路子云,杨小凡,马爱红,冉红凡,刘文旭,李建成. 2020
[14]黄瓜白粉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及其防病机理. 鹿秀云,李社增,马平,高胜国,赵云,孙瑶. 2006
[15]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马平. 2003
[16]拮抗菌B501在草莓根际的定殖及对其他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王占武,李晓芝,葛建国,张翠绵. 2002
[17]多功能列当生防镰刀菌的筛选及种类鉴定. 王亚娇,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肖颖,孔令晓. 2016
[18]不同生物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杀虫活性与防治效果. 李运朝,李洪涛,及华,李俊花,李超楠,章丽,金小艳. 2022
[19]粘虫及其寄生性天敌—管侧沟茧蜂饲养方法. 路子云,冉红凡,刘文旭,屈振刚,李建成. 2013
[20]一株层出镰刀菌拮抗细菌YM-8的筛选与鉴定. 檀迎会,于波,李志勇,孙志颖,刘宁,申珅,曹志艳,郝志敏,董金皋.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磷肥长期施用对石灰性褐土团聚体中磷形态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黄少辉;杨慧敏;杨军芳;杨文方;聂浩亮;张静;邢素丽;王敬霞;杨云马;贾良良
关键词:长期施磷肥;磷组分;团聚体;磷酸酶活性;石灰性褐土
-
防治葡萄灰霉病的贝莱斯芽胞杆菌HMB28023筛选及其抑菌物质
作者:张晓云;王雪美;丛蓉;陈秀叶;鹿秀云;李社增;郭庆港;马平
关键词:贝莱斯芽胞杆菌;灰葡萄孢菌;脂肽;生物防治
-
绿肥部分替代化肥氮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作者:秦文利;张静;肖广敏;崔素倩;叶建勋;智健飞;张立锋;谢楠;冯伟;刘振宇;潘璇;代云霞;刘忠宽
关键词:毛叶苕子;施氮水平;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
-
滴灌下肥料管理对小麦产量和碳氮足迹的影响
作者:邢素丽;王敬霞;杨军芳;黄少辉;聂浩亮;张静;杨慧敏;杨文方;杨云马;王磊;贾良良
关键词:小麦;滴灌;有机肥;产量;碳氮足迹
-
外源添加L-脯氨酸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赵卫松;郭庆港;崔钠淇;鹿秀云;李社增;马平
关键词:L-脯氨酸;根际微生物;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土壤养分
-
高粱隐花色素CRY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果永超;王志芳;焦志银;王金萍;石燕楠;牛敬田;王新玉;刘皓然;张静;吕芃
关键词:高粱;CRY基因;进化分析;组织特异表达;胁迫响应
-
长期秸秆深翻还田及养分管理对潮土有机碳矿化影响
作者:聂浩亮;杨军芳;杨云马;黄少辉;张静;王敬霞;杨慧敏;杨文方;邢素丽;贾良良
关键词:秸秆;还田;潮土;长期施肥;耕作方式;土壤有机碳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