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张凤兰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
关键词: 基因转化;根癌农杆菌;子叶外植体;大白菜
会议名称: 2004年全国蔬菜分子育种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22-29
摘要: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白菜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体系,探讨了农杆菌的感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共培养基的pH及加入乙酰丁香酮对农杆菌感染外植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杆菌侵染外植体15min,农杆菌培养和共培养基中均加入乙酰丁香酮、共培养基的pH5.2、共培养3d的条件下供试的3个品种都成功获得转化株,且经GUS活性、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都证明了目的基因插入到白菜基因组中,转化基因在自交后代(T1)获得了表达分离.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低能离子的生物效应及在植物生物技术上的应用. 常凤启,朱至清. 2004
[2]黄瓜授粉后外源基因直接导入技术研究. 李远新,王关林,葛晓光. 2000
[3]小麦编码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转化. 陈梁鸿,王新望,刘广田,张晓东,胡道芬,张文俊. 1999
[4]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赖氨酸蛋白基因转化叶用莴苣的研究. 朱路英,刘玲,张振贤. 2004
[5]根癌农杆菌对结球白菜的转化. 成细华,周小云,刘凡,姚磊. 2001
[6]农杆菌介导羽衣甘蓝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文玲,李凌,刘凡. 2010
[7]胸腺肽基因转化生菜及其表达的研究. 年洪娟,刘玲,杨淑慎,王永健,张锡梅,李霞. 2004
[8]腹泻抗原融合基因CTB-CS3对胡萝卜的遗传转化. 陈书霞,刘玲,程智慧,王永健,李霞. 2007
[9]芥菜植株原位真空渗入遗传转化技术. 金万梅,巩振辉,吕元红. 2004
[10]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再生系统研究进展. 尹淑萍. 2002
[11]胸腺肽基因转化番茄的研究. 张丽华,钟辉,程智慧,陈杭,李霞. 2001
[12]中国樱桃品种“对樱”转化FT基因的初步研究. 姚婷,闫国华,王晶,张晓明,张开春. 2010
[13]添加甘蓝基因的大白菜优良新种质的获得. 闻晓英,刘立平,顾爱侠,王彦华,何洪巨,申书兴. 2011
[14]大白菜黄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韩瑞娟,耿丽华,汪维红,于拴仓,朱月林,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 2011
[15]与大白菜桔红心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 王国臣,张凤兰,余阳俊,张德双,赵岫云. 2005
[16]SPME-GC/MS测定大白菜风味成分. 何洪巨,唐晓伟,宋曙辉,王文琪. 2006
[17]国内外大白菜育种研究概况及展望. 徐家炳,张凤兰. 2002
[18]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汪维红,于拴仓,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 2009
[19]霜霉病菌诱导下大白菜SSH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唐永洽,于拴仓,张凤兰,朱月林. 2009
[20]控制白菜叶片紫pur基因初步定位. 汪维红,张德双,刘瑾,于拴仓,张凤兰,赵岫云,余阳俊,徐家炳,卢桂香.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耐热优质皱叶大白菜新品种‘碧玉’
作者:余阳俊;苏同兵;张凤兰;张德双;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李佩荣;辛晓云;王姣;武长见
关键词:大白菜;皱叶;耐热;优质;品种
-
耐抽薹优质皱叶大白菜新品种‘冬冠097’
作者:余阳俊;苏同兵;张凤兰;张德双;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李佩荣;辛晓云;武长见;王姣
关键词:大白菜;皱叶;耐抽薹;优质;品种
-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作者:张德双;赵泓;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王姣;卢桂香
关键词:芥蓝;游离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双单倍体
-
芥蓝新种质创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作者:张德双;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卢桂香
关键词:芥蓝;种质;创制;一代杂种
-
白菜类蔬菜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作者:张德双;辛晓芸;张凤兰;汪维红;余阳俊;于拴仓;赵岫云;苏同兵;李佩荣;王姣;卢桂香
关键词:
-
浅黄色花瓣大白菜新种质(07-882×abc3-1)2的创制及应用
作者:张德双;辛晓云;李佩荣;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赵岫云;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关键词:大白菜;种质;花色;菜薹
-
浅黄色花瓣大白菜新种质(07-882×abc3-1)~2的创制及应用
作者:张德双;辛晓云;李佩荣;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赵岫云;汪维红;苏同兵;卢桂香
关键词:大白菜;种质;花色;菜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