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物种进化与鱼类育种的发展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作者: 龙华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北荆州)、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物种进化;鱼类;育种技术

会议名称: 2003'青岛全国水产养殖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水产学会

页码: 113-119,37

摘要: 本文从遗传学角度讨论了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鱼类育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鱼类育种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航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以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几个方面简要综述了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探讨了鱼类种质检测与品种筛选技术以及鱼类育种的发展前景.

分类号: S962

  • 相关文献

[1]多种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 孔杰. 2016

[2]团头鲂全产业链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戈贤平,刘波,缪凌鸿,赵永锋,林艳,路思悦,姜文强,钱琳洁. 2023

[3]水产养殖品种和育种技术评价方法的研究. 张天时,王清印,朱泽闻,范玉华,王印庚. 2019

[4]山东省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陈松林,卢昇,荣小军,刘志鸿,栾生,张红凤,廖梅杰,孙秀俊,隋娟,王逸翔. 2024

[5]化学抗生素对鱼类的毒性和残留效应. 甘居利,李娟. 2010

[6]鱼类转铁蛋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 龙华. 2004

[7]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 杜浩,班璇,张辉,危起伟,陈大庆. 2010

[8]鱼类性别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高风英,卢迈新,黄樟翰. 2004

[9]鱼类实验动物研究概况及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上的应用. 窦海鸽,黄健,王秀华,范文辉. (Mis

[10]第七节鱼类主要消化酶研究进展. 李希国,上海水产大学,李加儿,区又君. (Mis

[11]鱼类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Zhang Bo,张博,Song Wenping. 2012

[12]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3]鱼类下丘脑增食欲素(Orexin)研究进展. 刘滨,雷霁霖,刘新富,孟振,洪磊. 2010

[14]“漂浮人工湿地”对长江口鱼类产卵场修复效果研究. 宋超. 2013

[15]鱼类鳃丝线粒体丰富细胞的研究进展. 刘奇奇,区又君,温久福,李加儿. 2015

[16]黄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鱼类重要栖息地保护现状及展望. Zhang Jianjun,张建军,Xing Juanjuan,邢娟娟. 2014

[17]中国近、现代内陆水域鱼类系统分类学研究历史回顾. 邢迎春,赵亚辉,张春光,杨君兴,唐文乔,樊恩源. 2013

[18]鱼类的食谱. 宋盛宪. 2004

[19]渤海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的资源量变化. 单秀娟,金显仕,李忠义,陈云龙,戴芳群. 2012

[20]春、秋季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水域鱼类群落结构. 宋超,侯俊利,赵峰,张涛,杨刚,庄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