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现代育种理论和育种技术的新思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建武 1 ; 龙华 2 ;

作者机构: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育种;分子生物学;品种分子设计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学

ISSN: 1005-4650

年卷期: 2008 年 03 期

页码: 8-10

摘要: 回顾了遗传学和遗传育种的发展历史,以国际上最新的育种理论——"品种分子设计"为基础,简要探讨了基于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现代育种技术的几点新思路:多基因聚合育种、同效多基因育种、多态单基因育种、多细胞聚合育种以及染色体加和育种。分析结果认为:动植物育种理论和技术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开展动植物品种分子设计研究,构筑品种分子设计技术体系,将推动传统的"经验育种"向高效的"精确育种"的转变,大幅度提升动植物育种效率和技术水平,引领动植物育种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相关文献

[1]有关分子生物学在渔业环境保护中的运用探讨. 马超. 2015

[2]鲤疱疹病毒(CyHV-3)及抗病选育研究现状与进展. 孙佳鑫,石连玉,贾智英. 2019

[3]草鱼呼肠孤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李永刚,曾伟伟,王庆,殷亮,王英英,石存斌,吴淑勤. 2013

[4]华南沿海养殖近江牡蛎的分类研究. 苏天凤. 2006

[5]水生生物近缘种和产地的分子生物学判别. 孙超,苏彦平,刘洪波,杨健. 2011

[6]论长江野生濒危水生动物的遗传种质保护. 龙华,黄燕,陈建武,邹建国,余其兴. 2006

[7]鱼类基因分子生物学及转基因鱼研究进展. 昌永华,汤伏生. 1996

[8]石斑鱼性逆转研究现状与展望. 贾瑞锦,赵从明,陈超. 2012

[9]我国裙带菜育苗和育种技术的回顾和展望. 单体锋,李静,逄少军. 2016

[10]基于专利的我国水产动物育种技术景观分析. 闫雪,孙英泽,欧阳海鹰,程锦祥,胡婧,陈柏松. 2018

[11]罗氏沼虾不同育种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唐琼英,谢巨洪,夏正龙,蔡缪荧,吴云明,白鹿淮,杜厚宽,李景芬,杨国梁. 2020

[12]大口黑鲈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蔡磊,白俊杰,全迎春,李胜杰,陈昆慈. 2011

[13]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相关标记的聚合效果分析. 徐磊,白俊杰,李胜杰. 2014

[14]鱼类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邹杰,马爱军,王新安,王婷. 2013

[15]人工养成史氏鲟亲本的杂交试验. 庄平,章龙珍,蓝泽桥,王正凯,张涛,张征,郑卫生,李良平,刘海洋,吕召元,任华,陈波. 2003

[16]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生长性状的比较. 高保全,刘萍,李健,戴芳钰,罗云,戴艳菊. 2008

[17]我国鲍养殖研究现状及展望. 唐保军,王慧. 2009

[18]鱼类育种实践中的个体标记技术. 张磊,董在杰,明俊超,梁政远,苏胜彦. 2010

[19]构建鲤现代种业的核心技术. 孙效文,石连玉,董在杰,冯建新,程磊,鲁翠云. 2013

[20]中国鲤育种的主要方法、遗传解析及展望. 董在杰,罗明坤.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