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汪维红
作者: 汪维红 1 ; 赵岫云 2 ; 于拴仓 2 ; 许明 1 ; 张凤兰 2 ; 余阳俊 2 ; 张德双 2 ;
作者机构: 1.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沈阳,110161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关键词: 黄心乌白菜;游离小孢子;倍性变异;再生植株
会议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170-176
摘要: 为了提高黄心乌类型白菜的游离小孢子胚诱导率,本研究选用了7个淮南黄心乌品种,研究了基因型、取蕾月份和预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了再生植株的倍性变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小孢子出胚率存在明显差异,只有3个基因型09-96、09-97和09-98诱导出了胚状体,平均出胚率分别为1.13/蕾,2.93/蕾和4.63/蕾;33℃热激处理对小孢子的胚发生至关重要;与对照相比,0.2%正丁醇预处理5h显著提高了09-97和09-98的出胚率;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在获得的再生植株中,单倍体、双单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都存在,但以二倍体为主,09-97和09-98的二倍体率分别达到70%和80%。
分类号: S634.4`S603.6
- 相关文献
[1]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张德双,赵泓,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王姣,卢桂香. 2024
[2]菘蓝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志亮,叶嘉,邢浩春,王玉文,焦云红,胡亚新,黄丛林. 2016
[3]葱属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梁毅,陈丽,汪李平,于春霞,田保华. 2013
[4]萝卜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及其性状表现. 张丽,王庆彪,郑鹏婧,张双双,王子睿. 2016
[5]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株后代性状分离的观察与研究. 陈斌,耿三省,刘凡,张晓芬,张宝玺. 2006
[6]菊苣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程林梅,高洪文,赵茂林. 2002
[7]黄瓜未授粉子房诱导出胚和再生植株的研究. 刘立功,王晶,赵泓,杨红红,张峰. 2015
[8]西葫芦胚囊再生植株倍性鉴定方法研究. 郭永强,王建设,张慧玲,文彩香,李海真,蔡民华.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芸薹属作物花青素生物合成转录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高晓茹;汪维红;李佩荣;辛晓云;张斌;余阳俊;张德双;赵岫云;张凤兰;马卫;于拴仓;苏同兵
关键词:芸薹属作物;花青素;生物合成;转录因子;调控;MYB;bHLH
-
警惕白菜类蔬菜繁种基地黄萎病的蔓延态势
作者:张德双;高建东;汪维红;辛晓云;张凤兰;苏同兵;于拴仓;余阳俊;赵岫云;李佩荣;卢桂香
关键词:
-
大白菜生物育种研究进展
作者:张斌;苏同兵;李佩荣;辛晓云;于拴仓
关键词:大白菜;生物育种;遗传定位;分子标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诱变育种
-
耐热优质皱叶大白菜新品种‘碧玉’
作者:余阳俊;苏同兵;张凤兰;张德双;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李佩荣;辛晓云;王姣;武长见
关键词:大白菜;皱叶;耐热;优质;品种
-
耐抽薹优质皱叶大白菜新品种‘冬冠097’
作者:余阳俊;苏同兵;张凤兰;张德双;赵岫云;于拴仓;汪维红;李佩荣;辛晓云;武长见;王姣
关键词:大白菜;皱叶;耐抽薹;优质;品种
-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作者:张德双;赵泓;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王姣;卢桂香
关键词:芥蓝;游离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双单倍体
-
芥蓝新种质创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作者:张德双;辛晓云;张凤兰;余阳俊;于拴仓;苏同兵;赵岫云;汪维红;李佩荣;卢桂香
关键词:芥蓝;种质;创制;一代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