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杨如兴
作者: 杨如兴 1 ; 吴志丹 2 ; 尤志明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宁德综合实验站 福建福安355015
关键词: 茶树;人工复合技术;生态茶园;建设模式
会议名称: 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暨茶业国际高峰论坛
主办单位: 福建省人民政府;宁德市人民政府
页码: 172-175
摘要: 阐述了人工复合生态茶园建设概况,通过生态茶园建设典型案例的调研和重点茶区生产实践分析,提出适宜福建茶叶生产的人工复合生态茶园构建技术与模式.
分类号: S571.1`S181
- 相关文献
[1]山地生态茶园复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翁伯琦,王义祥,钟珍梅. 2015
[2]生态茶园建设指标商榷、模式选择及关键技术. 张文锦,翁伯琦. 2013
[3]我国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李金玉,刘丰静,黄火水,张辉,李慧玲,吴光远,王庆森. 2022
[4]福建有机茶发展的技术对策. 翁伯琦,张文锦,李慧玲,吴志丹. 2009
[5]闽东红绿茶产区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杨如兴,张磊,陈芝芝,吴志丹. 2014
[6]快乐品茶与生态茶园文化的思考. 翁伯琦. 2017
[7]福建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的构建技术与模式. 杨如兴,吴志丹,张磊,尤志明. 2010
[8]快乐品茶与生态茶园文化的思考. 翁伯琦. 2016
[9]低碳经济与中国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黄东风,李卫华,范平,邱孝煊,林新坚. 2010
[10]安溪茶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思考——基于斯里兰卡、印度茶企经验的借鉴. 王秀萍,朱海燕,郑乃辉. 2012
[11]生态茶园套种灵芝栽培技术. 刘新永,林忠宁,陆烝,范颖洁. 2024
[12]福建生态茶园建设探讨. 林郑和. 2008
[13]发展良性生态茶园促进茶业优化升级——关于福建生态茶园建设的一些再思考. 张文锦. 2009
[14]福建茶叶生产发展及栽培科技进步. 张文锦,孙君,朱留刚,吴志丹. 2017
[15]叶面分离Bt及对茶树主要害虫高毒力菌株的筛选. 张灵玲,林晶,骆兰,方昉,黄天培,徐金汉,吴光远,王庆森,关雄. 2005
[16]乌龙茶品系比较鉴定与选择. 郭吉春,叶乃兴,何孝延,黄修岩. 1994
[17]试论茶树经济产量的构成因素及其选择. 叶乃兴,郭吉春. 1995
[18]茶叶蒸青固样时间控制的研究初报. 杨如兴,张文锦,玉振康,陈志辉,钟美娇. 1999
[19]乌龙茶品种花器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郭吉春,叶乃兴,胡晓东. 1992
[20]应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构建茶树回交1代部分遗传图谱. 黄福平,梁月荣,陆建良,陈荣冰.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肥类型对茶园土壤酸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志丹;江福英;张磊;尤志明
关键词:施肥类型;土壤酸度;pH变化速率;茶园
-
基于滋味品质的万州区主栽茶树品种绿茶差异分析
作者:李翔;许彦;冯婷婷;张磊;张艳;付勋;胡琳玲;俞滢;杨如兴;聂青玉
关键词:绿茶;品种;滋味品质;川中小叶群体种
-
长期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茶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作者:季凌飞;杨亦扬;倪康;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伊晓云;郭世伟;阮建云
关键词:茶园;有机肥替代比例;养分动态;天气变化
-
武夷山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
作者:王峰;常云妮;孙君;吴志丹;陈玉真;江福英;余文权
关键词:种植模式;季节变化;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
-
生物炭对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与茶园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常云妮;吴志丹;江福英;陈玉真;孙君;王峰
关键词:茶园;生物炭;土壤改良;茶叶品质
-
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DNA分子标记研究综述
作者:张磊;赵翊暄;陈强;俞滢;杨如兴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育种;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
茶树新品系'福黄1号'白茶的特征香气成分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作者:张磊;俞滢;梁子钧;赵翊暄;杨如兴
关键词:白茶;‘福黄1号’;白化突变;挥发性代谢物;动态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