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乌塌菜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宋波

作者: 宋波 1 ; 徐海 1 ; 陈龙正 1 ; 张永吉 1 ; 张慧 1 ; 况媛媛 1 ; 袁希汉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关键词: 乌塌菜;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杂交育种

会议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125-129

摘要: 以8个乌塌菜高代自交系为材料,采用Gf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配制28个组合,研究了乌塌菜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乌塌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尤其是体现在产量方面。单株质量与株高、叶片长、叶片宽、叶柄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来看,1×8、4×6、4×7、5×8、7x8是杂种优势较大的组合。而1×6、5×6以及1×5三个组合,单株质量分别比高值亲本高70%、30%和10%,并且外观品质良好,是值得进一步利用的组合。

分类号: S634.4

  • 相关文献

[1]乌塌菜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宋波,徐海,陈龙正,张永吉,张慧,况媛媛,袁希汉. 2012

[2]乌塌菜Ogura雄性不育系组合与保持系组合杂种优势比较. 宋波,徐海,陈龙正,袁希汉. 2015

[3]乌塌菜Ogura雄性不育系组合与保持系组合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 宋波,徐海,陈龙正,袁希汉. 2014

[4]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 王赛勤,郭军. 1996

[5]粳型杂交水稻优势及相关分析. 朱镇,赵凌,张亚东,王才林. 2007

[6]不同来源绿豆品种杂交F_1农艺性状的遗传评价. 陈新,严继勇,高兵,张智民,Peerasak Shrivies. 2006

[7]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苏在兴,高闰飞,李强. 2017

[8]高品质棉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 张香桂,倪万潮,沈新莲,张保龙,杨郁文,徐英俊,姚姝. 2007

[9]荷兰豆/乌塌菜—豇豆—青花菜高效种植模式. 袁春新,黄耀如,陆银,姜永平,王建华. 2012

[10]我国乌塌菜研究进展. 宋波,徐海,陈龙正,张慧,况媛媛,杨靖华,袁希汉. 2013

[11]新秀1号黄心乌杂交制种技术. 宋波,徐海,樊小雪,陈龙正,袁希汉. 2016

[12]我国乌塌菜研究进展与展望. SONG Bo,宋波,XU Hai,徐海,CHEN Long-zheng. 2012

[13]张謇在中国近代棉种改良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徐纪嘉,何林池. 2001

[14]农作物杂交育种中亲本优选和组配研究的进展与动向. 胡婷婷,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赵轶鹏. 2017

[15]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苤PX10-3'的转育与利用. 吴国平,王建华,毛忠良,王伟,陈智超. 2015

[16]杜鹃花属植物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耿兴敏,宦智群,苏家乐,刘晓青. 2021

[17]栝楼新品种'苏蒌1号'. 徐筋燕,何晓兰,邵明灿,郭书巧. 2022

[18]朱顶红花部相关性状的杂种优势与混合遗传分析. 汤肖玮,刘晨,邵和平,仰小东,张宁宁. 2022

[19]睡莲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曹婧,李风童,孙春青. 2025

[20]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