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控制白菜叶片紫pur基因初步定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汪维红

作者: 汪维红 1 ; 张德双 1 ; 刘瑾 2 ; 于拴仓 1 ; 张凤兰 1 ; 赵岫云 1 ; 余阳俊 1 ; 徐家炳 1 ; 卢桂香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

关键词: 大白菜;紫pur基因;基因定位;群体分离分析法

会议名称: 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园艺学会

页码: 228-234

摘要: 本研究以大白菜自交系09-680和紫色小白菜09N-742为亲本构建了一个由186个单株组成的F2群体。利用该群体定位了控制白菜叶片紫色的pur基因。采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edSegregant Analysis,BSA)构建紫色和绿色池,对分布在白菜基因组10个连锁群上的125个InDel标记和100个SSR标记进行多态筛选,其中位于A3连锁群末端1个SSR标记(BRMS050)和2个InDel标记(BrlDl0999和BrID10399)与紫色性状表现连锁。连锁分析发现,3个标记与pur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7.2、5.9和5.4cM,位于pur基因的同侧。在此基础上,根据这些标记所在区域的BAC序列设计了23对SSR引物,其中来源于KBrH005P10的SSR标记BVb005P10-17位于pur基因的另一侧,距离pur基因仅1.6cM。这些标记可有效用于白菜紫色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也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克隆pur基因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634.1`S603.6

  • 相关文献

[1]控制白菜叶片紫色的pur基因初步定位. 刘瑾,汪维红,张德双,于拴仓,张凤兰,赵岫云,余阳俊,徐家炳,卢桂香. 2013

[2]大白菜莲座叶大叶夹角和多分蘖材料的创制及其应用. 张德双,辛晓云,朱洪彬,张凤兰,于拴仓,苏同兵,余阳俊,汪维红,赵岫云,李佩荣,卢桂香. 2024

[3]印度南瓜淀粉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MAO Xiaowei. 2015

[4]甜瓜短蔓基因Cmdm1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马建,李丛丛,王建设. 2020

[5]遗传学研究中的群体模式. 滕海涛,赵久然,宋建成,姜丽君. 1999

[6]草莓分子标记技术发展与应用. 孙瑞,王桂霞,常琳琳,孙健,董静,钟传飞,石琨,张运涛. 2018

[7]三种主要黄瓜病毒抗性基因的定位. 张海英,毛爱军,张峰,许勇,王永健. 2005

[8]葫芦科瓜类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邹明学,许勇,张海英,郭绍贵,宫国义. 2007

[9]添加甘蓝基因的大白菜优良新种质的获得. 闻晓英,刘立平,顾爱侠,王彦华,何洪巨,申书兴. 2011

[10]白菜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凤兰. 2004

[11]大白菜黄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韩瑞娟,耿丽华,汪维红,于拴仓,朱月林,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 2011

[12]与大白菜桔红心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 王国臣,张凤兰,余阳俊,张德双,赵岫云. 2005

[13]SPME-GC/MS测定大白菜风味成分. 何洪巨,唐晓伟,宋曙辉,王文琪. 2006

[14]国内外大白菜育种研究概况及展望. 徐家炳,张凤兰. 2002

[15]大白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汪维红,于拴仓,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 2009

[16]霜霉病菌诱导下大白菜SSH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唐永洽,于拴仓,张凤兰,朱月林. 2009

[17]影响大白菜产量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分析. 刘明池. 2002

[18]白菜类蔬菜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子标记研究. 郭晶心,周乃元,马荣才,曹鸣庆. 2002

[19]谈谈居民家庭大白采贮藏. 高丽朴. 1997

[20]大白菜表达序列标签SSR标记分析. 葛佳,谢华,崔崇士,洪剑明,马荣才.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