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副猪嗜血杆菌4型菌株可能毒力基因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李淼

作者: 李淼 1 ; 李春玲 1 ; 宋帅 1 ; 杨冬霞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40 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机制;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毒力基因

会议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1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页码: 358-358

摘要: 本研究以副猪嗜血杆菌有毒力菌株SW124和无毒力菌株H465为研究对象,成功构建了HPS差减杂交文库,对文库中的克隆进行特异性鉴定及功能分析,获得7个差异基因序列。经检测上述差异基因在HPS不同血清型的有毒力菌株中分布比较广泛。这一发现有助于区分HPS菌株的毒力类型,将为HPS不同毒力菌株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检测猪群中所携带的毒力株等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可借助基因步移等技术来发现完整的毒力基因,以便开展HPS致病机制研究。

分类号: S852.612

  • 相关文献

[1]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副猪嗜血杆菌4型菌株可能毒力基因. 李淼,李春玲,宋帅,杨冬霞. 2012

[2]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筛选锦橙CTV应答基因. 程春振,曾继吾,贝学军,吴波,阳佳位,张永艳,姜波,朱世平,闫树堂. 2013

[3]鉴定细菌毒力基因的新方法——体内诱导抗原技术(IVIAT). 袁建丰,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覃宗华,蔡建平,谢明权. 2006

[4]鸭疫里默氏菌毒力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李林林,孙敏华,董嘉文,张俊勤,黄允真,黄瑜,廖明. 2021

[5]引起广西桑树“褐枯”的病原菌及致病机制研究. 戴凡炜,李磊,唐翠明,王振江,何利,罗国庆. 2013

[6]甘薯茎腐病的研究进展. 黄立飞,罗忠霞,房伯平,李开绵,陈景益,黄实辉. 2014

[7]空肠弯曲菌的致病性及防治研究进展. 韩依辛,魏琦麟,邱菲,袁明贵,唐兴刚,康桦华,徐志宏,向蓉. 2022

[8]致雏鹅痛风新型鹅星状病毒研究进展. 向勇,唐铮,李林林,徐志宏,孙敏华. 2024

[9]柑橘沙皮病研究进展. 黄峰,彭埃天,宋晓兵,崔一平,凌金锋,陈霞,李红叶. 2024

[10]75株蛋鸡源沙门菌的MLST分型与耐药性分析. 王喜,李珂,李廷翠,严红亚,赵蓉,常志顺,廖明,孙敏华,信爱国. 2022

[11]鸽源鼠伤寒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杨梦林,郑世奇,彭凯,王玮,黄燕华,彭杰. 2023

[12]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鸭疫里氏杆菌2型可能毒力基因. 吴芳,蔡建平,陆承平,范红结. 2008

[13]广州市某马术俱乐部马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刘鏊,马丁允,陀海欣,李静,王超男,孙铭飞,林栩慧,齐萌. 2023

[14]屠宰场沙门氏菌耐药性分析和毒力基因检测. 靳浩展,李亮,魏琦麟,韩依辛,徐志宏,康桦华,向蓉. 2022

[15]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的分段表达及免疫学性质分析. 谢乐新,李淼,宋帅,岳磊,杨冬霞,李春玲. 2013

[16]副猪嗜血杆菌广东分离株外膜蛋白P5基因的克隆及蛋白结构预测. 陈善真,王贵平,曾振灵,李春玲,贾爱卿,杨冬霞. 2010

[17]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指纹图谱多样性研究. 贾爱卿,李春玲,王贵平,杨冬霞. 2010

[18]副猪嗜血杆菌lpxL基因介导的生物被膜形成及黏附入侵能力的分析. 席振军,秦翠丽,宋帅,张昆丽,勾红潮,李春玲. 2020

[19]基于重组外膜蛋白P2的副猪嗜血杆菌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李淼,李春玲,叶严锋,宋帅,杨冬霞. 2011

[20]副猪嗜血杆菌hhdB基因的鉴定和分析. 宋帅,李春玲,杨冬霞,李淼.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