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段华平
作者: 段华平 1 ; 卞新民 1 ; 刘建 2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
2.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如皋薛窑226541
关键词: 种植制度;结构调整;水资源;季节性干旱
会议名称: 2008年全国节水农作制度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页码: 93-98
摘要: 水作为种植制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区域种植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以分析江苏沿江丘陵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季节性干旱问题为基础,提出了该地区抗旱高效种植制度的调整重点。
分类号: S344
- 相关文献
[1]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估种植制度经济、生态效益的研究. 沈明星,黄细喜. 1994
[2]江苏沿江地区以春玉米为中心多元高效种植制度研究. 刘建. 2003
[3]影响江苏太湖地区种植制度的多因素统计分析. 金焱鑫,高亮之,郭鹏,李秉柏. 1987
[4]福建省水稻生育期气温与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其对稻作制度的影响. 江敏,金之庆,杨慧,石春林,朱朝枝,林文雄. 2012
[5]种植制度对长江下游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周炜,张岳芳,朱普平,盛婧,陈留根,郑建初. 2017
[6]稻麦周年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晶晶,张斯梅,顾东祥,顾克军. 2021
[7]长江下游稻田不同种植制度的碳足迹分析. 严燕,季国军,胡乃娟,陈留根,郑建初,胡锋. 2024
[8]南通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发展. 张学友,金丽华,冯新民,丛远平,王素宏. 2003
[9]南通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途径与方向. 高宇人. 2000
[10]设施农业是苏南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 郑建初,施金元. 2000
[11]试论江苏省水稻生产结构调整. 缪炳良,黄宝才,潘学彪. 2000
[12]走水果精品之路 促农业结构调整. 伍冠锁. 2000
[13]依靠科技建立农业结构调整的高效体系. 徐海斌,徐维龙,许正刚. 2007
[14]依靠科技调整结构 提高农业素质效益. 孙近友,唐友梅,李再祥. 2004
[15]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小麦种植户品种选择行为分析. 廖小静,沈贵银. 2019
[16]中国大豆主产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分析. 朱思柱,孙洪武. 2016
[17]发展种草养鹅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顾洪如,丁成龙,钟小仙. 2002
[18]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利用及多余藻类生物量资源化. HAN Shi-qun,严少华,FAN Cheng-xin. 2008
[19]中国农业生产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郑微微,易中懿,徐雪高. 2017
[20]江苏省棉花栽培技术研究三十年. 徐立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麦秸行间集覆还田下控释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品质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韩笑;刘旭杰;石吕;张晋;单海勇;石晓旭;严旖旎;刘建;薛亚光
关键词:麦秸行间集覆还田;氮肥减施;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耕种机械化研究进展
作者:单海勇;严旖旎;张晋;刘旭杰;韩笑;刘建
关键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耕种;农机农艺融合
-
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展望
作者:刘旭杰;严旖旎;单海勇;张晋;韩笑;刘建
关键词:新型肥料;现状;发展展望
-
减氮和侧深基施缓混肥对‘南粳5055’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阚建鸾;石吕;韩笑;周志宏;苏建平;刘建;薛亚光
关键词:水稻;减氮;侧深施缓混肥;产量;品质
-
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和抗倒性的影响
作者:严旖旎;单海勇;刘旭杰;张晋;石晓旭;石吕;刘建;杨美英
关键词:玉米;倒伏;茎秆强度;根系活力;产量
-
2BFGK-12型稻茬麦集秸旋耕施肥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张晋;薛亚光;刘旭杰;单海勇;吴崇友;刘建
关键词:稻茬麦;洁区播种机;稻秸还田;机艺融合
-
不同麦稻轮作模式产量、资源利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作者:石晓旭;石吕;薛亚光;陈永建;刘旭杰;单海勇;张晋;韩笑;严旖旎;刘海翠;李赢;杨美英;刘建
关键词:元麦;小麦;水稻;产量;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