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口黑鲈新品种培育与展望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Bai Juniie

作者: Bai Juniie 1 ; 白俊杰 2 ;

作者机构: 1.Pearl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Tropical & Subtropical Fishery Resource Application & Cultivation,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Guangzhou 510380, China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

关键词: 大口黑鲈;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生长性能

会议名称: 鱼类种子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科技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页码: 21-22

摘要: 本文对大口黑鲈的种质资源,数量性状遗传、选育技术以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进行了研究。培育出生长性能比普通养殖大口黑鲈提高17.8-25.3%新品种大口黑鲈“优鲈1号”。

分类号: S965.211`S961

  • 相关文献

[1]山东省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陈松林,卢昇,荣小军,刘志鸿,栾生,张红凤,廖梅杰,孙秀俊,隋娟,王逸翔. 2024

[2]菌藻协同对大口黑鲈养殖水环境、生长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曾天宇,陈曦,徐慧敏,孟顺龙,金渝钦,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徐跑. 2024

[3]大口黑鲈北方亚种群体和“优鲈1号”群体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的遗传和生长性能比较. 周家辉,李胜杰,姜鹏,孙雪,韩林强,白俊杰. 2020

[4]不同大口黑鲈群体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肠道形态结构及菌群组成的比较研究. 黄仁善,钟纯怡,张帝,强俊,陶易凡,李岩,董亚伦,路思琪,徐跑. 2024

[5]N-氨甲酰谷氨酸对大口黑鲈生长、肝功能、肠道结构及其菌群影响. 余明海,付小哲,罗霞,刘礼辉,梁红茹,牛银杰,马宝福,李宁求,林强. 2025

[6]我国水产种业的发展与展望. 孔杰,栾生. 2014

[7]我国观赏鱼类育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罗相忠,邹桂伟,李忠,粱宏伟. 2009

[8]基因组时代构建鲤现代种业的关键技术. 孙效文,石连玉,董在杰,冯建新,鲁翠云,匡友谊,张晓峰,程磊,张研. 2013

[9]构建鲤现代种业的核心技术. 孙效文. 2013

[10]多种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 孔杰. 2016

[11]团头鲂全产业链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戈贤平,刘波,缪凌鸿,赵永锋,林艳,路思悦,姜文强,钱琳洁. 2023

[12]水产养殖品种和育种技术评价方法的研究. 张天时,王清印,朱泽闻,范玉华,王印庚. 2019

[13]大口黑鲈溃疡综合症病毒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马冬梅,白俊杰,邓国成,李胜杰,张莉莉. 2011

[14]维生素C对大口黑鲈生长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谢一荣. 2006

[15]两种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消化道指数和消化酶活性影响. 关胜军. 2006

[16]大口黑鲈烂身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刘春,李凯彬,王庆,马必勇,卞荣玲. 2012

[17]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牛纪锋,吴锐全,谢骏,王广军,余德光. 2010

[18]大口黑鲈营养需求及消化酶研究进展. Ou Hongxia,欧红霞. 2018

[19]“优鲈1号”大口黑鲈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吞噬功能的研究. 赵柳兰,杨黎,杨淞,蒲粟,李胜杰,王艳,杜宗君. 2015

[20]一株鲈塘源植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养殖水体影响研究. 巩华,张洪业,赖迎迢,孙承文,刘春花,陶家发,焦彩虹.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