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单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与甘蔗产量形成间关系初探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赵婷婷

作者: 赵婷婷 1 ; 杨本鹏 1 ; 蔡文伟 2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 571101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部热带

关键词: 甘蔗;单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种苗产量

会议名称: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

页码: 28-33

摘要: 单糖转运蛋白是影响生物碳积累和分配的调控蛋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种植新台糖22号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的增产效果,并分析了三种甘蔗单糖转运蛋白基因SGT1、SGT2和PST2a表达量与脱毒健康种苗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种植脱毒甘蔗健康种苗能够增产27.2%;在整个生长期脱毒健康种苗叶片中SGT1、SGT2和PST2a的表达量普遍比非脱毒苗高1~20倍;在拔节期和成熟期脱毒健康种苗第1~8茎节中SGT1和SGT2表达量高于非脱毒苗1~45倍,而PST2a在脱毒健康种苗拔节期4~8茎节中表达量升高4~7倍,但在成熟期表达量没有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蔗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的单糖转运蛋白基因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这三种单糖转运蛋白基因可能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网络,通过增加自身的活性来提高单糖转运效率,提供更多单糖用于细胞代谢,从而有利于提高甘蔗茎秆产量.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感染高梁花叶病毒甘蔗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评价. 张雨良,张树珍,王健华,熊国如,王俊刚,余乃通,刘志昕. 2012

[2]抗虫转基因甘蔗研究进展. 王继华,曹干,安康,张剑亮,吕冰,武胜燕. 2008

[3]香蕉-甘蔗轮作对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刘文清,崔广娟,王芳,曾莉莎,吕顺,杜彩娴,范镇夷,黄秉智. 2019

[4]我国甘蔗养分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 王继华,商贺阳,杨少海. 2018

[5]2008年度广东省甘蔗等能源作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肖广江,万忠,谢君. 2009

[6]连续4年施钾的甘蔗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 黄振瑞,周文灵,敖俊华,陈迪文,黄莹,江永,李奇伟. 2020

[7]硅肥对甘蔗叶片营养、产量及糖分的影响. 黄小红,张壮塔,柯玉诗,肖参明,彭志平,武伦福,李允中,简华强,岑均立,张宇央,钟顺龙. 1997

[8]第二轮国家甘蔗品种集成示范在海南临高的试验结果分析. 蔡文伟,熊国如,伍苏然,杨本鹏. 2014

[9]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王俊刚,赵婷婷,杨本鹏,王文治,冯翠莲,曾军,熊国如,张树珍. 2017

[10]坡岗地新植糖蔗氮磷钾养分最佳用量研究. 唐拴虎,陈建生,黄旭,黄巧义,解开治,徐培智,卢钰升,李苹. 2010

[11]不同光照强度及温度对甘蔗脱毒原种苗增殖效果的影响. 武媛丽,昝丽梅,张树珍,杨本鹏. 2015

[12]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甘蔗蔗汁蔗糖分. 曹干,周学秋. 2001

[13]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中蔗糖合成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赵婷婷,杨本鹏,王文治,蔡文伟,冯翠莲,曾军,熊国如,张树珍. 2017

[14]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田间繁育技术研究. 蔡文伟,杨本鹏,武媛丽,张树珍,杨学,王俊刚,曾军,伍苏然,彭李顺. 2016

[15]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中单糖转运蛋白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王俊刚,赵婷婷,杨本鹏,蔡文伟,张树珍. 2015

[16]新台糖16号在广东省区试结果初报. 龙永惠,陈大钊. 1996

[17]2013年广东甘蔗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张艳,张禄祥,肖广江,刘亚琼,谢君. 2014

[18]我国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生情况的分子检测. 沈林波,吴楠楠,冯小艳,王文治,熊国如,赵婷婷,张树珍. 2019

[19]甘蔗茎成熟相关基因的分离与分析. 蔡文伟,陈萍,杨本鹏,王俊刚,谭贤教,张树珍. 2014

[20]感染高粱花叶病毒甘蔗叶片cDNA文库构建及评价. 张雨良,张树珍,王健华,熊国如,王俊刚,余乃通,刘志昕.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