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陈泉宾
作者: 陈泉宾 1 ; 王秀萍 1 ; 邬龄盛 1 ; 张应根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福建 福安 355015
关键词: 茶叶;干燥技术;产品品质;美拉德反应产物
会议名称: 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暨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福建省农学会
页码: 121-126
摘要: 干燥作为茶叶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不仅降低茶叶水分,便于贮藏;合理的干燥技术还可提高茶叶品质.目前,茶叶干燥方式主要有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远红外干燥,不同干燥技术对茶叶色泽、生化成分及香气产生影响,成荼品质各有千秋.本文在述评不同干燥技术对不同茶类产品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开展干燥技术对茶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研究,从而开发出品质优异的茶叶产品.
分类号: S571.109.2
- 相关文献
[1]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研究进展.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2014
[2]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的研究与应用. 彭小彤,郭文杰,朱炳耀. 2021
[3]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效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CHEN Xin-zhu,陈鑫珠,LIU Jing,刘景,CHEN Bing-dian,陈炳钿,Huang Xiusheng,黄秀声. 2019
[4]硫丹在茶园的残留动态与用药安全性评价. 吴光远,曾明森,夏会龙. 2009
[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叶中的10种有机酸. WANG Li-li,王丽丽,YANG Jun-guo,杨军国. 2017
[6]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茶叶中的10种有效物质. 刘文静,傅建炜. 2018
[7]固相萃取/18O标记高氯酸根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茶叶中高氯酸盐. 姚清华,柯秋璇,李捷,林虬,林永辉,颜孙安. 2018
[8]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研究进展. XIANG Li-hui,项丽慧,LIN Qing-xia,林清霞. 2017
[9]铁观音风味品质测定方法初探. CHEN Jian,陈键,SONG Zhen-shuo. 2017
[10]陈年老茶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何肖云,刘兰英,饶秋华,傅建炜. 2018
[11]浅谈提高闽东茶叶品质与效益的技术途径. 杨如兴. 1999
[12]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研究进展. 项丽慧,林清霞,余文权,陈林,王振康. 2017
[13]浅谈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几点认识. 邬龄盛,王振康,黄枝明,严兰芬,吴木英. 1999
[14]茶叶科研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难点及对策. 章细英. 2011
[15]TA-BR生物药肥的研制及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张灵玲,姚凤銮,黄志鹏,吴光远,王庆森,徐金汉,关雄. 2004
[16]俄罗斯/独联体(原苏联)茶叶发展历史与现状. 郑乃辉,王振康,章细英. 2002
[17]营养型生长调节剂TA-BR制备液的研制及其在茶树上的应用. 张灵玲,姚凤銮,黄天恩,吴光远,王庆森,黄志鹏,关雄. 2004
[18]福建省主要茶类稀土含量区域分布及组成特征. 林虬,姚清华,苏德森,颜孙安,林香信. 2016
[19]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杨江帆,郑乃辉. 2004
[20]茶叶游离氨基酸测定前处理方法探讨. 徐洁,钱爱萍.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兆龙;孔祥瑞;林锋强;王秀萍;赵冉;彭小莉;陈常颂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上清;鼠伤寒沙门菌;抑制
-
花香型黄茶研究报告
作者:邬龄盛
关键词:花香型;黄茶;品种;做青;烘焙;工艺;研究
-
室温贮藏对花果香红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作者:宋振硕;卫聿铭;李铁汉;项丽慧;张应根;陈林;宁井铭
关键词:花果香红茶;贮藏;感官品质;代谢组学;生化成分
-
茶叶酸味特性研究进展
作者:陈泉宾
关键词:茶叶;酸味物质;有机酸;影响因素;检测方法
-
民国时期(1935-1938)福建茶业科研的起步研究
作者:王秀萍;项丽慧
关键词:民国;福建;茶业;科研
-
3个高香茶树品种(系)制作沙县红边茶香气特征研究
作者:李鑫磊;陈泉宾;孔祥瑞;杨卫琼;冯鸿弦;林忠平;陈常颂
关键词:沙县红边茶;高香茶树品种;感官品质;香气组分
-
乌龙茶鲜叶游离氨基酸组成轮廓的模式识别研究
作者:张应根;宋振硕;陈林;陈键;王丽丽;项丽慧
关键词:乌龙茶;绿茶;鲜叶;氨基酸;模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