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温和湿热预处理对稻秸理化特性及生物产沼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DU Jing

作者: DU Jing 1 ; 杜静 2 ;

作者机构: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rural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Station in East China,Nanjing 210014,Ch

关键词: 沼气发酵工程;水稻秸秆;湿热预处理工艺;理化性质;产气性能

会议名称: 2015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

主办单位: 中国沼气学会`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页码: 00000036-00000043

摘要: 为考查温和湿热预处理提高秸秆产气速率的可行性,以水稻秸秆为原料,在湿热预处理温度80℃、物料含水率60%条件下,通过分析湿热处理前后稻秸理化特性及厌氧生物产气特性的变化,研究不同湿热预处理时间对秸秆预处理及产沼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和湿热预处理促进了稻秸有机物的溶出,预处理后稻秸水浸提液pH值有较大幅度下降,而COD、TVFA和乙酸含量均大幅度增加,与处理CK相比,T1、T2和T3处理秸秆水浸提液COD浓度分别增加了47.19%、55.18%和60.62%,TVFA浓度分别增加了22.34%、33.98%和50.12%,乙酸浓度分别增加了19.52%、34.02%和49.37%,并且乙酸占TVFA百分比均超过85%以上,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处理T1水浸提液各理化特性指标与处理CK呈极显著差异,而不同温和湿热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对稻秸纤维素组分破坏效果明显,但不同预处理时间对秸秆木质纤维组分破坏效果影响不大;厌氧发酵产气的结果表明,温和湿热预处理可明显提高稻秸厌氧生物产沼气,发酵20d平均容积产气率可提高12.53%以上,累积TS产气率可提高36.17%以上.可见,温和湿热预处理提高秸秆厌氧生物产沼气效果是可行的,考虑到工程应用中预处理能耗成本因素,湿热预处理时间以T1处理(即6h)为宜.后续拟开展作用机理、物料含水率及组合预处理工艺优化等诸多研究,以期为秸秆沼气工程提供预处理工艺技术支撑.

分类号: S216.4

  • 相关文献

[1]秸秆床厌氧发酵产沼气系统优化实验. CHEN Guang-Yin. 2015

[2]番茄秸秆化学组成及不同部位的厌氧发酵特性. CHEN Guang-Yin. 2015

[3]青贮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特性研究. FU Guang-qing,付广青,YE Xiao-mei. 2014

[4]水稻灭茬机扶茬机构设计与试验. 赵博,汪小旵,杨四军,Morice O.ODHIAMBO. 2018

[5]不同添加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组分的影响. 赵金鹏,赵杰,李君风,董志浩,陈雷,白云峰,贾玉山,邵涛. 2019

[6]西藏地区牦牛瘤胃中兼性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 李君风,原现军,董志浩,Seare Tajebe Desta,陈雷,白晰,白云峰,邵涛. 2017

[7]沼液全量连续回流对稻秸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张应鹏,陈广银,黑昆仑,杨一帆,许彩云,常志州. 2017

[8]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渍害胁迫下稻麦轮作土壤的影响. 刘晓宇,刘杨,冯彦房,陈寅,石春林. 2021

[9]江苏水稻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 李彬,高翔,刘玉涛,徐丽君,孙倩,吴桂茹. 2017

[10]添加不同无机盐对稻秸产沼气的影响. 毛正荣,许智,邹敦强,徐霄,胡玉英,叶小梅,常志州. 2011

[11]稻秸蚯蚓堆制后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性变化. 于建光,常志州,沈磊,张建英,杜静,徐跃定. 2010

[12]乳酸菌、纤维素酶和糖蜜对青贮稻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 顾拥建,丁成龙,占今舜,沙文锋. 2017

[13]青贮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特性. 付广青,杜静,叶小梅,常志州. 2016

[14]娄彻氏链霉菌发酵改善水稻秸秆加工性能的研究. 靳晓晨,武国峰,孙恩惠,唐婉莹,黄红英,陈乐. 2017

[15]基于氧化还原法水稻秸秆基抑菌薄片的制备及表征. 赵晨鹏,余德倩,范肖东,翟胜丞,孙恩慧,潘明珠. 2023

[16]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水稻秸秆水解与产沼气的影响. 毛正荣,朱瑾,邹敦强,徐霄,胡玉英,叶小梅,常志州. 2012

[17]乳酸菌、纤维素酶和糖蜜对青贮稻秸秆发酵品质的廖响. 顾拥建,丁成龙,占今舜,沙文锋. 2017

[18]水稻秸秆还田结合炔草酯对禾本科杂草和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晓琳,张朝贤,黄红娟,魏守辉. 2015

[19]水稻秸秆覆盖对"阳光玫瑰"葡萄土壤和果实的影响. 曹婷,李文涛,顾克余,沈宇,施庆华,王永慧. 2024

[20]5种元麦粉的理化性质分析及对其面疙瘩煮制后品质的影响. 陈惠,宋居易,刘建,魏亚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