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梦淇
作者: 张梦淇 1 ; 陈超 2 ; 李炎璐 2 ; 孔祥迪 3 ; 于欢欢 2 ; 刘莉 1 ; 张廷廷 4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3.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1400
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形态发育
会议名称: 2014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水产学会
页码: 00000123-00000131
摘要: 以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为母本,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并对子一代在仔稚幼鱼培育过程中的生长发育及形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杂交鱼卵在水温25~27℃、盐度29~31、DO≥5 mg/L的条件下孵化出膜,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的有无、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鳞片及体色的变化分为仔、稚、幼鱼3个时期.初孵仔鱼全长为1.959 mm±0.152 mm,初孵至孵化后2d为前期仔鱼,3d卵黄囊消失进入后期仔鱼,此时仔鱼全长为2.765 mm±0.108 mm.4d仔鱼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超小型轮虫.5d过渡到投喂S型褶皱臂尾轮虫,14 d开始混合投喂经小球藻强化过的L型褶皱臂尾轮虫,19 d的仔鱼交叉投喂卤虫无节幼体.31 d进入稚鱼期,全长18.130 mm±1.565 mm,46 d进入幼鱼期,全长39.850 mm±2.565 mm.稚幼鱼期间的饵料逐渐过渡到投喂卤虫成体及配合饲料.形态变化:3d卵黄囊消失;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经历了先伸长后收缩最后缓慢增长的过程;45 d镜检可见有鳞片生成,50 d全身被鳞;45 d前鱼体呈透明状,45 d体色形成,为淡褐色;幼鱼鱼体背部有6条黑色斑带,体表布满细小、棕色斑点.杂种优势:①进入后期仔鱼生长速度超过云纹石斑鱼,且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②与云纹石斑鱼相比提前进入幼鱼期,提高了育苗成功率,降低了育苗成本.
分类号: S965.334
- 相关文献
[1]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形态学观察. 李炎璐,王清印,陈超,翟介明,吴雷明. 2012
[2]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交后代生长特性. 李子奇,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振通,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田永胜. 2020
[3]鞍带石斑鱼冷冻精子与云纹石斑鱼杂交家系建立及遗传效应. 田永胜,陈张帆,段会敏,马文辉,唐江,李文升,刘江春,侯云霞,孙振翔,庞尊方,王晓梅,翟介明,李波. 2017
[4]云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及其杂交后代遗传性状分析. 唐江,田永胜,李振通,成美玲,陈张帆,毛东亮,马文辉,王晓梅,李文升,翟介明,李波. 2018
[5]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杂交“云龙斑”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王林娜,田永胜,唐江,李振通,成美玲,马文辉,毛东亮,林好蔚,翟介明. 2018
[6]石斑鱼杂交种“云龙斑”与亲本的表型数量性状判别分析. 田永胜,段会敏,唐江,陈张帆,马文辉,庞尊方,李文升,翟介明,毛东亮,王晓梅. 2017
[7]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李振通,田永胜,唐江,成美玲,马文辉,庞尊方,李文升,刘江春,王晓梅,翟介明. 2019
[8]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F_1与亲本的形态学比较. 李炎璐,陈超,陈建国,赵亭亭,张清雯,翟介明. 2018
[9]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后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成美玲,田永胜,吴玉萍,李振通,张晶晶,王林娜,李文升,马文辉,王晓梅,翟介明,李波. 2018
[10]盐度对云纹石斑鱼(Epinehelus moara ♀)×鞍带石斑鱼(Epinehelus lanceolatus ♂)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及杂交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观察. 张梦淇,陈超,李炎璐,孔祥迪,刘莉. 2016
[11]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其杂交F1的DNA甲基化分析. 李炎璐,陈超,陈建国,翟介明. 2019
[12]高温胁迫对2种杂交石斑鱼存活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邵彦翔,陈超,张廷廷,李炎璐,张梦淇,李文升. 2017
[13]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子一代形态发育的研究. ZHANG Meng-qi,张梦淇,陈超,CHEN Chao,LI Yan-lu. 2014
[14]盐度对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李炎璐,王清印,陈超,宋振鑫,吴雷明,翟介明,马文辉. 2013
[15]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杂交子一代与双亲染色体核型的分析. 周丽青,杨爱国,刘志鸿,杜方勇,王清印. 2005
[16]广东鲂(“非汉字符号”)×团头鲂(“非汉字符号”)杂交子一代及其双亲染色体组型的分析. 叶 星,谢 刚,祁宝伦,潘德博,许淑英,庞世勋. 2002
[17]两个罗非鱼杂交组合亲本群体与杂种F_1的AFLP分析. 周远扬,叶星,卢迈新,黄樟翰,白俊杰,高风英. 2007
[18]广东鲂(♀)×团头鲂()杂交子一代及其双亲同工酶的比较. 叶星,谢刚,许淑英,庞世勋,祁宝伦,潘德博. 2001
[19]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青龙斑)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 李加儿,吴水清,区又君,吕国敏,刘江华. 2016
[20]鞍带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F1代变态发育和生长特征分析. 成美玲,田永胜,吴玉萍,李振通,张晶晶,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刘成磊,孙芳芳,翟介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渔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作者:李亚男;孙龙启;李炎璐
关键词:渔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农业文化遗产;开发利用
-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能提升措施探析
作者:魏丽莉;丁海燕;李炎璐;仪德华
关键词:固定资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效能
-
科研院所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以黄海水产研究所为例
作者:李泽明;魏丽莉;李炎璐;姜红梅
关键词: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共用;平台建设;科研院所
-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黄海及东海北部主要鱼类的营养级和食性
作者:白怀宇;王玉堃;张廷廷;黄凌风;孙耀
关键词:碳、氮稳定同位素;营养级;食性
-
五月龄翘嘴红鲌性腺组织小RNA转录谱的分析比较
作者:曹访;刘莉;采克俊;吴成龙;周俊波
关键词:翘嘴红鲌;精巢;卵巢;miRNA;转录谱;分析;比较
-
印度尼西亚峇淡岛海域鱾新本尼登虫(Neobenedenia girellae)形态学及28S rRNA分子鉴定
作者:乔莹;马笑晚;邵彦翔;陈超
关键词:新本尼登虫;形态鉴定;28S rRNA;印度尼西亚
-
渤海当年生小黄鱼矢耳石微结构特征
作者:张廷廷;王玉堃;袁威;金显仕;陈超;孙耀
关键词:小黄鱼;耳石;日轮;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