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淡腌大黄鱼腐败细菌鉴定及PLFAs初级模型建立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郭全友

作者: 郭全友 1 ; 何木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 200090

关键词: 大黄鱼;淡腌加工;腐败细菌;菌种鉴定

会议名称: 2015水产食品安全与加工技术交流会

主办单位: 中国农学会

页码: 00000064-00000074

摘要: 为研究既定工艺条件下大黄鱼腐败状况,对大黄鱼腐败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及加工过程中PLFAs初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14株分离的细菌中共确认3种主要腐败菌,分别为彭氏变形杆菌(Proteus penneri)、克雷伯菌(Klebsiella)、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aerogenes),均属肠杆菌科,能较好利用含氮物质.其NaCI浓度敏感区间为0~4%,最适生理活性浓度为1%.三种细菌的PLFAs比例稳定,其中16∶0、16∶1ω6c和16∶1ω7c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的PLFAs.通过修正Gompertz和修正Logistic两种模型对大黄鱼加工过程中三种PLFAs变化进行拟合比较,16∶0的修正Logistic模型拟合度最优,方程为:y=5.151+2.322/[1+exp(3.831-0.090t)],校验参数R2、RMSE、Af、Bf分别为0.9781、0.0948、1.1994、0.9909.其响应值与TVBN值显著相关(p<0.01),证明该模型具有实际价值.确定腐败细菌最大比生长速率时间点为t=42.57h,因此可在此处建立腐败细菌的HACCP.

分类号: TS254.42

  • 相关文献

[1]大黄鱼腐败细菌鉴定及PLFAs初级模型的建立. 郭全友,何木,李保国,姜朝军. 2015

[2]两株海洋微生物抗肿瘤代谢产物的筛选及其菌种鉴定. 衣尧,郑兰红,陈世建,盛军,孙谧. 2014

[3]两株有益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其水质调控效果评价. 李存玉,柳学周,徐永江,史宝,郑伟,史学营. 2017

[4]参加2014年WHOGFNEQAS实验室评估结果分析. 贾纪美,朱小玲,齐静,骆延波,马立才,刘玉庆. 2015

[5]水质净化作用菌光合细菌PS2的生物学特性及环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 杨莺莺,李卓佳,贾晓平,陈永青,陈康德,杨铿. 2003

[6]一株浒苔拉乌尔菌HT15-8的菌种鉴定及其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 苑志欣,李荣贵,郑兰红. 2018

[7]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质构、营养和滋味成分差异研究. GUO Quanyou,郭全友. 2018

[8]中国大黄鱼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 李旭君,岳冬冬. 2019

[9]不同盐度对室内大黄鱼养殖成活率、生长和耳石元素的影响. HUANG Wei-qing,黄伟卿,RUAN Shao-jiang,阮少江,ZHANG Yi,张艺,Ji Cheng-long. 2018

[10]养殖大黄鱼病原弧菌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祝璟琳,王国良,金珊. 2009

[11]大黄鱼低盐养殖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和遗传力分析. 黄伟卿,阮少江,张艺,刘招坤,尹飞,单秀娟,罗芬. 2017

[12]对新捕获与流通过程中大黄鱼新鲜度与细菌种群的研究. 郭全友,杨宪时,许钟,李学英. 2010

[13]养殖与野外捕获大黄鱼躯干侧线系统的初步比较. 刘鑫,张东,林听听. 2019

[14]海藻酸钠涂膜保鲜对冰温大黄鱼品质和货架期的影响. 邢晓亮,郭全友,姜朝军. 2019

[15]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chthys crocea)品质特征与差异性探究. 郭全友,邢晓亮,姜朝军,杨絮. 2019

[16]宁德地区养殖大黄鱼形态组织结构与品质特性. 吴燕燕,陶文斌,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林婉玲,荣辉. 2019

[17]响应面法优化腌制大黄鱼的低钠复合咸味剂配方. 陶文斌,吴燕燕,李春生,杨贤庆,林婉玲,荣辉. 2019

[18]中国大黄鱼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 李旭君,岳冬冬. 2019

[19]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的中国大黄鱼产业技术创新探析. 岳冬冬,李旭君,郭艳宇,赵娜,张明,方海,阮雯,纪炜炜. 2019

[20]哈维氏弧菌胞外蛋白酶基因的表型克隆与序列分析. 潘晓艺,沈锦玉,曹铮,尹文林,郝贵杰,徐洋,姚嘉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