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二点委夜蛾人工接虫方法的建立和种衣剂防治效果评价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张海剑

作者: 张海剑 1 ; 郭宁 1 ; 石洁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

关键词: 玉米;二点委夜蛾;人工接虫;种衣剂;防治试验

会议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主办单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页码: 00000268-00000268

摘要: 二点委夜蛾(Proxenus lepigone Moschler)是近年来耕作制度变革后(麦收后免耕或贴茬播种)中国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玉米苗期新发生的重要害虫.二点委夜蛾幼虫咬食玉米幼苗茎基部是其主要为害方式,其幼虫食性复杂,具有多食性和腐食性,研究表明,在麦茬玉米田,玉米幼苗并不是其最喜欢取食的作物,只有在适宜条件下,达到一定虫龄和虫口数量,有较大几率接触到玉米幼苗时,才会取食为害.通过随机区组双因素分析,在接入虫龄、苗龄2个因素组合变化的情况下,四龄幼虫二叶期植株被害率最高,为86.11%,三龄幼虫二叶期植株被害率为80.56%,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虫龄苗龄的组合植株被害率均低于这两个组合。由于三龄幼虫敏感性和生活周期更适宜人工接虫试验,选择三龄幼虫二叶期接虫为最适宜的接虫虫龄和苗龄。人工接虫条件设置研究表明,布置了PVC管围棵保护和在幼苗茎基部覆盖人工介质的处理,接虫5d后其幼虫逃逸率较低为18.33%,植株被害率最高可达91.67%。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一种评价种衣剂对温室二点委夜蛾防效的方法. 张海剑,石洁,郭宁,胡清玉,杨云鹤,李坡. 2016

[2]种衣剂包衣对二点委夜蛾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张海剑,张全国,李彦昌,胡清玉,石洁. 2017

[3]玉米重大新害虫二点委夜蛾暴发机制及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姜京宇,王振营,姜玉英. 2014

[4]性诱剂在河北省玉米主要害虫测报上的应用研究. 刘莉,卫雅斌,张小龙,李彦青,张巧丽,刘杰,张晓. 2018

[5]对二点委夜蛾幼虫有引诱作用的植物源物质及其活性成分的分析. 康云凤,高占林,李耀发,安静杰,党志红,袁文龙,潘文亮. 2015

[6]二点委夜蛾在玉米上新为害部位的确定. 马继芳,张全国,杨利华,李立涛,全建章,董志平. 2013

[7]播种行旋耕播种对玉米二点委夜蛾的控制效果. 陈立涛,李秀芹,曹烁,刘莉,张文英,董志平,马继芳. 2016

[8]不同种衣剂对玉米抗旱性的影响. 柳斌辉,张文英,栗秋生,杨国航,彭海成,赵久然,栗雨勤,徐建芬. 2010

[9]8种种衣剂防治玉米苗期病虫害药效评价. 张海剑,石洁,耿亚玲. 2010

[10]不同种衣剂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 郭宁,石洁. 2010

[11]不同种衣剂对玉米线虫矮化病的防治效果. 郭宁,边强,石洁,刘树森,张海剑,金戈. 2019

[12]二点委夜蛾年生活史及天敌种类调查. 马继芳,李立涛,甘耀进,董志平. 2012

[13]二点委夜蛾生活习性研究简报. 马继芳,王玉强,李立涛,董立,甘耀进,董志平. 2011

[14]二点委夜蛾越冬场所调查初报. 王振营,单旭南,姜玉英,张海剑,王静,葛星. 2011

[15]二点委夜蛾世界分布与基于MAXENT适宜区域的初步分析. 王玉强,WANG Yuqing,LI Xiuqin,李秀芹,CAO Shuo. 2014

[16]二点委夜蛾的预报影响因子指标研究. 李秀芹,刘莉,崔彦,曹烁,姚树然,许昊,陈秀双,王玉强,陈哲. 2015

[17]二点委夜蛾发生为害特点 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张小龙,张艳刚,李虎群,刘莉,董志平. 2011

[18]一种玉米灭茬清垄免耕播种机对二点委夜蛾的控害效果评价. 王永芳,李智慧,籍俊杰,董志平,马继芳. 2019

[19]河北省二点委夜蛾发生及安全防控技术. 张海剑,石洁. 2017

[20]食物和温湿度对二点委夜蛾幼虫取食和为害玉米苗的影响. 杨云鹤,张海剑,石洁,刘树森,郭宁.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