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2'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TANG Zhonghou

作者: TANG Zhonghou 1 ; 唐忠厚 1 ; ZHANG Aijun 1 ; 张爱君 1 ; LIU Yaju 1 ; 刘亚菊 1 ; CHEN Xiaoguang 2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21

2.江苏徐州

关键词: 甘薯;栽培模式;营养品质;产量性状

会议名称: 推进湖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论坛

主办单位: 湖南省作物学会

页码: 00000694-00000696

摘要: 介绍了优质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2'的选育过程、营养品质特征、生物学与产量性状、抗病性等,同时介绍了适宜于'徐薯32'的高效栽培模式(大垄双行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以促进该新品种的推广与开发利用.

分类号: S531.04

  • 相关文献

[1]苏北沿海滩涂盐碱地上不同类型甘薯品种耐盐性比较. 董静,邢锦城,朱小梅,丁海荣,刘冲,赵宝泉,温祝桂,洪立洲. 2017

[2]甘薯块根产量性状生态变异及其与品质的相关性. 李强,辛国胜,吴问胜,王良平,王欣,张允刚,唐忠厚,唐维. 2013

[3]精准施氮对甘薯产量影响初探. 吴问胜,兰孟焦,张永春. 2013

[4]定远县甘薯引进品种比较试验. 刘明,杨晓琴,李铁鑫,曹流俭,赵鹏,张立平. 2021

[5]东非不同肉色甘薯的营养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张毅,Tawanda Muzhingi,岳瑞雪,孙健,张文婷,朱红,钮福祥. 2020

[6]不同氮肥与密度水平对鲜食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明,李洪民,张爱君,陈晓光,靳容,蒋薇,唐忠厚. 2020

[7]肥料对甘薯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辉,张永春. 2017

[8]106份特色甘薯品种资源品质性状评价与分析. 赵凌霄,邓逸桐,衡曦彤,程娟,袁博,赵冬兰,戴习彬,曹清河. 2021

[9]外源施用6-磷酸海藻糖生物制剂对甘薯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侯会,苏涵,王维,张巧凤,耿晓月,董韦,吴琴燕,徐振,张学彪,庄义庆. 2024

[10]不同栽培模式对厚皮甜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马志虎,戴忠良,潘跃平,孙春青,孙国胜. 2014

[11]丰县毛木耳栽培模式简介. 汪彩云,李勇. 2010

[12]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13]设施鲜食大豆—小白菜—西兰花—菠菜一年四熟栽培模式. 徐俭,姜永平,刘水东. 2016

[14]江苏沿海农区茄子灰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孙星星,王凯,李红阳,高波,顾慧玲,张俊喜,周加春,朱富强. 2016

[15]设施菜薹周年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佘旭东,蒋明敏,宋英,朱建明. 2021

[16]苏州地区早春番茄-越夏鸡毛菜-冬芹菜高效栽培模式. 周园园,张树华. 2015

[17]设施大棚苦瓜-鲜食毛豆-夏青菜高效栽培模式. 刘静,宁宇,戚仁洁,刘之洋,徐海,陈龙正. 2023

[18]江苏沿海地区稻(藜)轮作栽培技术要点. 庄东英,李亚芳,陈满霞,沈业松,闫凯旋,陈镭. 2022

[19]“Ⅱ优084”在永胜涛源创世界水稻单产新高的栽培模式探讨. 戴陆园,张红生,王建军,黄跃,杨洪,杨高群. 2004

[20]苏北黄河故道密植梨标准化管理技术. 赵宝泉,邢锦城,张俊荣,彭书清,赵小慧,郁凯,洪立洲.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